顯示包含「9-up」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9-up」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10月 30, 2012

學習

食老本主持人,因犯了類似「2012年仍在談論NOKIA多麼好用」的錯誤,節目慘被腰斬,高層要其在節目中親自宣告,主持人事後對記者說,由於在電視圈而言是新丁,會不斷學習,冀2013年捲土重來。

2013年,NOKIA會否鹹魚翻生暫時無人知曉,主持人能否捲土重來亦誰都說不準,可她的言論,卻正正告訴大家,節目收視慘淡的原因是什麼。

主持人向來「巴巴閉」(其節目名稱亦如是說),緣何忽然謙虛?假如主持原來一直抱著學習心態踏入電視圈,其失敗便是早可預見。事實上,對全宇宙的老闆來說,大概都不會認為,員工理應白紙一張來學習,老闆令出人工,便期望回報,期望員工「交到功課」,機會可不是老奉由天掉下來的。觀眾打開電視,可從來沒有期望過,看一堆學藝未精的人在學習吧?

這個本來是廿二歲畢業生也應懂得的道理,主持人竟會不知?難不成她以為,眼角的BOTOX足以令她看上去像十多歲的少女?即使有此誤會,同事、受訪者一聲聲姐前姐後,總能將其拉回現實吧?

不過,我們身處的世界,要多荒謬有多荒謬,在高官犯錯也毋須問責的年代,也許大家很快又見到主持人在巴巴閉地學習了。


星期一, 9月 10, 2012

立會選舉絕對主覲感覺



民建聯地區直選「炒per」、公民黨一注獨贏策略失效、陶君行破不到鐵票之餘更敗於人民幣力量、胡志偉竟可繼承肥仔明的票,固然令人黯然,但立會選舉並非全沒好事…

1.民主黨新界接近滅黨,抵死!

2.飯民至少保住否決權

3.飯民超級議席取三席

4.無入中聯辦的涂謹申超級票多於馮檢基及何俊仁

5.民主黨慘敗,狂賀!

6.長毛成新東票王

7.將本土意識列入政綱的miss mo同范國威入局

8.龐愛蘭無入

9.劉江華成功爭取第六席,成為黨內唯一落選者,未來大可慢慢同白姐姐盡訴心中情

10.嫻姐被禮義廉界票做唔到票后

11.高達兩公婆慘敗,抵x死!

12.蔡耀昌輸,立法會直播唔會有六四晚會腔之發言

13.黃成智早應收皮,好波!

14.以為自己贏梗的黃洋達被鐵票ko

15.141主席爛泥扶唔上壁

15.民主黨輸到pk,無左最大黨地位,開香檳!

星期一, 8月 20, 2012

傻的嗎?!


作為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惑仁甫聽到強國同胞高呼抵制日貨,即時熱血上湧,誓要積極嚮應。小日本竟在釣魚台拘留我國保釣勇士,作為炎黃子孫又豈能不怒?事關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呀!

可向同胞效法,可不是易事:汽車是日本重要的重工業,同胞有見及此,凡見街上有任何日本品牌的汽車駛過——包括一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以及公安廳重金購入的三菱越野車——一律予以破壞,此舉除可滅鬼子氣焰、重創其工業基礎之外,亦可警醒國人,免作軍國主義奴隸,喚醒國人愛國之心……可惑仁的車子,正正是日本廠商生產車,還要是日本製造,車齡少說都有八載,除了換偈油之外,駕了年多基本上無甚進過車房,破壞了它,總覺有點可惜,最多換車換輛德國車,可以嗎?

至於其他方面嘛,也有困難:惑仁喜歡攝影,相機除了日本,造得出色的就只有德國,但作為熱血愛國青年,即憤青,家境及背景一般麻麻,萊卡哈蘇又豈能買得起,相機嘛…還是作罷!

惑仁另一嗜好,是跑步,可美帝的一剔,以及德國的三間,生產的跑鞋不是太多花巧就是貴得不合理,而且對亞洲人來說,鞋型也不夠fit,亞洲人還是穿亞洲牌子好:不穿美津濃、asics,難道穿特步李寧?

再細心看,想過高質生活月入卻少得可恥的惑仁,選擇基本上有限:牛奶是北海道3.6、手錶不是精工星晨便是casio、雪櫃、飯煲、熱水器是東芝的,微波爐用美的?惑仁可不想給叮熟,用松下好了…看來,要當只用國貨的愛國青年,唯一方法是當個日本人了。

有好貨不用,抵制日貨,傻的嗎?!

星期三, 10月 12, 2011

說好的信念呢?

我認為香港應維持低稅率、簡單稅制及市場主導的基本理念,靠加稅、發債以期達到大幅增加經常性福利開支並不可行。——曾蔭權,2011/12年施政報告。

說得動聽——聽上去,曾先生更是自由市場的捍衛者——卻原來,曾先生及其「班子」,卻是徹頭徹尾既想做好丈夫、同時又想溝死女的情聖。

不是嗎?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曾蔭權已明言:「市場力量是集體智慧的表現,政府不應該隨便作出干預。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放手不理。當市場失效時,政府要適度介入,例如資助房屋及法定最低工資,都體現了政府適度介
入市場的重要性。」顯然,曾先生對其本人「萬事干預的自由衛士」角色,自我感覺無比良好。

由置安心到復活版居屋,政府的角色都只是「回應市民訴求」,要說有何理念、信仰?對不起,沒有。住沙田,但馬鞍山都嫌遠、400呎兩口住都縑小的廢青說買不到樓?政府有置安心。置安心用市價計,仍然很貴?行,政府復建居屋。什麼?居屋售價以市價打折,仍負擔不起?也行,你給得起多少政府便收多少。未補地價的居屋難以套現?除了找什麼兄弟之外,政府也來幫一把,將來樓價貴,你補今天的地價便好。

千真萬確,曾班子每一項政策,都沒有信念支持。說什麼市場失效便該出手,巴士公司不環保了?購的不都是歐盟4型、5型巴士嗎(這堆燒炭巴士是否真環保是另一回事)?政府偏要說市場失效,為巴士公司購入電動巴士。電動巴士環保嗎?發電沒有排放?(另,電動巴士何處製造?那還用問嗎?)再者,既然路邊空氣污染嚴重,那因何要資助阿婆到別區買「送」?豈不是增加需求?說穿了,政府還不只是當自己黃大仙,顯然易見有掌聲的便做?政府的信念到底是什麼?是「顧全大陸,搏取掌聲」?

也計惑仁真的要明白「認真便輸了」的道理,曾特首領導的特區政府,可是一堆連泳池推出月票都要寫進施政報告、自以為是SPIN DOCTOR、政治家的官僚呢!

星期五, 9月 30, 2011

公我贏字你輸的香港人

外傭申請居港權案,外傭得值。事件,令香港人那種務實主義表露無遺。

事實上,在案件判決前後,認為政府應該提請人大釋法的,絕不在少數。典型香港人的哲學很簡單:直接、目標為本、不拘泥於原則,正如香港人將子女送進名校的板斧。香港人喜歡簡單地認為,外傭有居港權,福利會負荷不來、外傭會爭飯碗,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提請釋法,管它什麼司法獨立。

可想深一層,香港人怕什麼?如果怕大量外傭來港成為香港人,不僱用外傭便是了,除了香港,僱那麼多外傭的 ,大概只有中東國家,日本、南韓、中國、台灣,有哪個國家僱那麼多外傭的?日子還不是一般的過?世上哪有地方的「中產」一家四口堆在五百呎空間還要多請一個外傭的?

但不可能的,香港人早已過慣了「香港模式」:小學中學名校就讀、興趣班不缺、公開試中規中矩、大學三年、找份穩定工作(管它喜歡不喜歡)、儲錢買樓結婚(也是管那男人/女人/單位我喜不喜歡)、四小龍將軍澳YOHO Town置業、三十歲前生兒育女…孩子再重覆小學中學名校就讀的步驟,父母就安份守己的等著升職。婚後女的受不了在家當煮飯婆,又或是男的根本擔不起一頭家——據說是因為地產霸權——僱傭的角色便在其中。人生路上,非循這個目標發展的,會被視為「另類」。

也許說遠了,可惑仁就是在想,香港人又要靠一幫未完成進化程序的高級人猿去過其自我感覺良好的「中產」生活,一邊卻盡其能力,將人猿的待遇壓得低低——用強國的話說,就是要求「性價比」超高。這不也是一個公我贏字你書的思路?

星期六, 10月 23, 2010

樓奴

鄭汝樺稱置安心並非鼓吹市民買樓
(商台)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11:16

運輸及房屋局 鄭汝樺 ,與二百多個中學及大學生,就房屋政策進行交流,有同學質疑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成效不大,令市民繼續成為「房奴」,認為政府應該復建居屋,亦有同學關注政府如何打撃炒樓活動。鄭汝樺表示,置安心計劃並非鼓吹市民買樓,而是為夾心階層儲首期「幫一把」,而政府早前已增加豪宅印花稅,對打擊炒樓有做功夫。她又提醒,現時極低息環境不會長期持續,呼籲市民置業時量力而為。
她表示,政府早前委託中大訪問千多名市民,有六成市民同意要安居樂業,就一定要置業,四成多人認為,政府有責任幫助市民置業。而六成多市民比較愛買私人住宅,只有一成六市民,傾向購買資助房屋。她認為市民亦同意,要置業就要靠個人努力


復建居屋,那些業主就不是這群大中學生口中的「樓奴」?再者,置安心未必完美,可是與居屋一樣也是來自公共資源的補貼。

很多樓奴論者會說,樓價太貴、不合理、做牛做馬為銀行同地產商打工,那惑仁想問,是不是要所有大學畢業生都買得起樓,那時樓價才叫「合理」?

星期三, 10月 20, 2010

李氏力場


入晒白界都唔吹,你仲可以相信香港沒有李氏力場?

星期四, 10月 14, 2010

施政報告2010

一如早前放風,今年的施政報告對樓市著墨極重,連同「先租後買」計劃,曾蔭權用了兩成二的段落,去闡述樓市相關措施。

有關措施可分為五部分,包括明確土地供應、研究規管銷售、將房地產剔出投資移民認可投資產品、收緊發水比率、以及推出先租後買計劃。

那名稱像極危疾保險計劃的先租後買計劃,意念原先好像來自富貴黨,可不知是否該黨形象太差,還是什麼原因,不止政府,看遍全港傳媒也不見富貴黨的credit。很明顯,計劃是用作回應夾心人士「有錢供樓無錢給首期」的呼聲,可由平整地皮到出售,少說也要三年,樓市在這三年發生什麼事誰說得準?顯然易見的是,政府希望用時間換取空間。

這計劃聰明之處,是將對計劃有所訴求聲大大的人,置於理虧之境:入息上限為39000元、之前一段時間不得享用過房屋資助,都針對性地回應某一批人,市值租金太高嗎?那你根本就供不起樓。儲起的未必夠做首期?你的目標太高而已。簽租約後樓市下趺?你可提早兩月通知退租,而且樓市上升時房協可不會加你租。惑仁認為,計劃不足之處,是儲起的金額可用作購買任何住宅,變相由政府資助部分首期,亦即加大了整體樓市需求。再者,雖然政府表明土地並非公屋用地,也不是勾地表內之地皮,可說到底也是香港的土地資源,總的來說,政府不能否認的是,計劃是「增需求、減供應」。

有人批評說,曾蔭權只顧回應公眾呼聲,政策缺乏前瞻性,事實上,曾爵士本人也承認,部分政策,是為回應公眾訴求的。看那投資移民政策,施政報告已言明,相關資金只佔樓市交投的百分之1,可政府仍是要將房地產剔出投資移民,是「考慮到大眾的關注」——即是說:「好!你地硬膠,就順下你lor!」

的確,據10月14日起生效的政策,資本投資者只要投資1000萬元,即可成為本港居民,當中包括的投資類別,其中一項是十二個月期以上的存款證,投資者有心移民來港,難道就不可以先鎖死資金12個月,其後再購入物業?此外,對使用連連升值人民幣的強國人來說,用港元計價的香港物業只會愈來愈抵,在一個私有產權相對不被尊重的國家,再加上中國人獨有的磚頭文化,不移民就不移民好了,樓,老子可是買定的。

至於那發水比率嘛,正如某發展商所言,地積比寬免本就是用來鼓勵發展商興建個別設施,法例容許之下哪有不建盡之理?收緊寬免了,那便不建,樓宇沒有露台大堂不夠派會所不夠豪可不要怪老子呢!其實,發展商投地時早已將發水比率一併計入,測量師亦向以兩成發水比率估價,根本就不存在發展商「呃」政府,雖知道,地政總署那幫官,可是常被批評不到價死不賣的「高地價政策」呀!

總的來說,從大部分措施來看,曾蔭權雖希望青史留名,卻也打了一半守勢波,誰大聲,誰的訴求像樣,那就虛應一下好了,至於那些說了十年的「增加中小單位供應」,政府又有否評估過市場需求呢?定還是個別人士聲大大之下的產物?剩下那立法規定實用面積為報價唯一標準,從政府忙了一頓也搞不好「九招十二式」——是的,別說「三招十四式」——惑仁還是先觀望一下再作評價好了。

星期六, 10月 09, 2010

窗台呆想

新居是一間有兩個大窗台(才廿多吋深,比起新樓說不上「大」)的舊樓單位,由於其中一個窗台被上手業主拆去石面,惑仁請師傅造了一張書桌,以省回再造一塊石面的開支。另一個在睡房,石面易打理,惑仁也就不作任何改動。

舊居是一家二手居屋,由於屬首代居屋,樓齡比惑仁更大,因此不設窗台,在父母一輩眼中,算是非常實用。這單位少說也住上了十多年,窗台在惑仁心中,已沒有太多印象。

購房子時看見大大的一個窗台,我們習慣了認為是被發展商「搵笨」,亦早已直覺地認為,單位的實用面積又打了一層折扣。撇除那些除卻窗台,睡房地板面積根本不足六呎乘四呎的超細單位,窗台可不是毫不實用的。事實上,窗台是一個很奇怪的產品,那不是發展商發明用來騙錢的,設計原意,乃為室內引入更多陽光,多了窗台,理論上窗戶的面積就會增加。

真正的窗台,可是將窗戶往外伸延,八十年代政府為鼓勵發展商提供此一設施,特地將窗台列入寬免樓面面積之內,情況一如現在的露台、工作平台、車場等,當然,你問任何一位業主,都會認為露台、工作平台、車場遠較窗台實用。

看著新居的窗台,惑仁總會想起小時候。那時家人不斷換樓,由村屋搬去私樓,私樓又搬去私樓,住過被公認建築質素最佳發展商所建的樓宇,也住過現在想轉攻傳媒的發展商之大廈,每一家都有窗台。小學時的惑仁,與妹妹不同住,午後悶極無聊,便將窗台化作巴士,將晾衣用的杆想像為扶手,牆身化作車身,閒時畫點「車身廣告」,母親見了,差點沒暈過去。

其後搬家,同一個三兄弟發展商,那窗台可真的「搵笨」了,全屋只有洗手間跟廳的通風窗沒有窗台,儘管其他窗的窗台面積不大,可其中一個卻設在通風窗旁的另一窗戶,通風窗一般都面向天井,哪來什麼陽光嘛?500多呎的地方住上五口人,地方不夠用,家人便做了一個大櫃用來放雜物了。至於惑仁房中的窗台,便成了惑仁的小小遊戲平台,惑仁的LEGO積木、模型車都堆在那處,悶得發慌了,便整個人跳上去,抓住窗花看街。

大概空間對香港人來說很重要,香港人總喜歡用盡家中每一處空間,即使連起窗台來賣給你的發展商,不也在示範單位的窗台上放些軟墊,示範如何「善用空間」嗎?可當每一吋空間都堆滿用不著的軟墊(一般窗台的高度計,坐上去可是會吊腳的)、櫃、書桌、甚至床,房子又何來空間呢?想著想著還真吊詭…

星期一, 8月 30, 2010

香港的和平理性客觀包容

香港人,對「和平理性客觀包容」,像有一份莫名其妙的迷戀。

七天前的下午,對全香港人來說,也有錘擊一般的震撼。那天下午惑仁一覺醒來,打開電腦,facebook的status盡是「三時了,希望沒事吧」的訊息,打開igoogle的頁面,CNN說有個菲律賓的旅行團給綁了,那時,半夢半醒的惑仁,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直至煮好了一個麵,打開電視,才知道被綁的,是一個香港旅行團。惑仁相信,那時候,全香港也不太緊張,觀乎當地警方對待槍手的態度,事件唯一的重要性,就是事件涉及香港人而已,反正香港官員只循例表明,希望菲律賓要以人質安全為大前題,大家都相信,全部人,可安全回家。

可幾個小時後,惑仁才剛弄好晚飯,再次打開電視,卻發現事件急轉直下——槍聲傳來、菲律賓警方的笨拙靠害式營救、人質情緒激動地步出車箱,一幕一幕的畫面,震撼著每一個香港人,大概,那時剛趕到現場的香港記者也給嚇的呆了,下午上機前還是好端端的,怎麼天黑了就如此。
事件中,全世界的鏡頭都在見證,菲律賓當局一心靠害,更從沒把香港放在眼內。你叫他小心人質安全嗎?賓警不知有心定有意地拖慢營救,一度用來推的巴士閘,他用拉的;整個下午,埋伏在四周的狙擊手按槍不發,入黑了,卻像要滅口似的一槍KO香港的領隊;好歹將那魔警解決了,菲律賓的民選總統先生,見事件涉及了亞洲強國和國家外匯來源,不情不願的走出來開記者會,卻擺出一副「日日都綁架殺人架啦,唔通個天出太陽又要我交待咩」的樣子,似笑非笑地應答香港傳媒的質問;總統先生在巡視案發現場的親切微笑,像在說:「嘩!都幾激烈wor下?!」

這邊廂,香港人自命文明,悲痛之餘,有人不忘提醒「菲律賓政府無能而已,人民也是受害者」、「小心仇菲情緒升溫」、「不要煽動種族仇恨」…多麼的偉大!中學生舉起V字手勢在肇事巴士前笑容燦爛拍照留念?「個別人士而已!」仵作主動打開死者棺木讓各地媒體拍照?「個別事件而已!」他們兇手門多薩向香港人道歉?「所以我們應用愛化解仇恨!」喂,佢蓋國旗wor?「…」噢,這些和平理性文明的知識份子似乎看不到,直至中國外交部出言譴責!

和平理性文明的知識份子,為了證明自己是多麼瞭解大愛,多麼理性,搞了個大遊行,表明大會主題是「哀悼」,並呼籲「不要煽動種族仇恨」,香港人,也乖乖的照著走,也如常地,以「垃圾桶都無踢跌一個」而自豪。

惑仁想問的是,同日,菲律賓有議員(如總統一樣,是民選的!)指,中國外交部沒權干涉當國民眾棺木蓋國旗,兇徙門多薩家人也到中國領事館抗議,大概在他們眼中,門多薩仍是人民英雄,只是有幫笨蛋來我國旅行遇上天天也會發的事,不幸死了入我們數,那就道個歉好了。還有的是,馬尼拉市長說,「馬尼拉是安全的」;而面對中方向菲律賓施壓,當局聲言認真調查,找來幾個貌似MARY的假人,來搞個「重組案情」,當然,你香港警方睇好啦,咪x搞!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機」,香港人仍是表達那一貫的冷靜和平理性文明,一句又一句的「小心引發仇菲情緒」,平日那「保皇狗」、「生癌上腦」、「議會暴力」的互相指罵收起了;過往一句「仆街」就教壞細路,一句「成功爭取」就給笑足幾年,現在菲律賓各階層人士,由政府到民間當你香港不是東西的行為,就全是個別事件,不到百分一菲傭選擇假期與港人同哀就是「感同身受」?

香港人,別再騙自己了好嗎?應憤怒的,就該憤怒,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由一條自西向東才三公里的路線可以解決的,就當正如政客所言,「錯在菲政府」,那是不是該包圍菲領館,而非將遊行終點設在中環遮打花園呢?菲律賓人輕視港人慘劇,平常動輒燒共產黨旗的人,拿張菲國旗出來燒也很合理吧?垃圾桶也沒踢跌一個的遊行,你又期望可向世界,宣示甚麼憤怒,可以要求菲律賓什麼?

惑仁並非主張,要要菲傭在在港菲人「見鑊打鑊」,因為惑仁同意,菲律賓人生在一個沒公義的國度,是絕對的不幸,亦是受害者,可別忘了,菲律賓議會及政府,是菲律賓人選的,因此如某些人所言,將所有責任也單單推向「菲律賓政府」一個單一個體,也是絕對的不對頭!

香港人那麼愛冷靜和平理性文明,那麼怕菲律賓人誤會香港人會憤怒,那就讓成龍先生代表好了,罵他作什?

星期三, 3月 24, 2010

仲想點?

一個人閒極無聊,突然想試試大家樂的三文魚飯。放工回家,便買了一個回家慢慢吃。

大家樂的廣告很是神奇,總是能將最平凡普通甚至下欄的食材拍得只應天上有似的,當你買了一回自覺給騙了一回,下回有新品面世,總是自動乖乖再幫襯一回。

說回那三文魚飯,廣告可沒有騙你,三文魚、青口、魷魚可是絕無欺場的;那「牛肝菌汁」,反正總算有點金寶磨菇湯味,縱使賣相不佳,豐盛汁料封著炒底飯一大堆,36元含例湯,惑仁對自己說:「你仲想點?」

是的,一個尋常消費者也懂得問「你仲想點」,背後的思維正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給了36元,惑仁不會要求有君悅的水準;反之,當惑仁付上360元叫一客焗豬扒飯,難道會期望店家端上的,是牛池灣街市買來的中國連骨豬扒配普通白米?

沙士後期,惑仁曾在一家餐廳工作,由於人手不夠,惑仁須負責初步面見應徵者。那時老闆說「共渡時艱」,新入職員工的時薪一律20元——即是工會領袖說的「可恥」水平,可來面試的卻也大不乏人,大概因為麥記雞記的工資太便宜吧。然而,質素,倒也跟價錢成正比,要從應徵者中找出一個能用完整句子說完一句話的還真有點難度。

等了一個下午,惑仁的上司可不耐煩了,問惑仁怎麼弄了一個下午都找不到半個應徵者,惑仁只好解釋說:「揀不落手…」上司回了一句:「兩條一粒鐘,你想點?有手有腳就得啦!」

不像普羅消費者,精打細算的資本家,從來不會要求「一分錢、一分貨」,而是「一分錢、十分貨」,結果公司好歹聘了幾個20元時薪的小子,上司沒一天不勞氣,要惑仁不斷提醒「廿蚊架咋,你仲想點?」

從政者眼見劣勞苦大眾日做十多小時,賺來的卻僅夠糊口,政客說:「這是多麼可恥?這是多麼的沒尊嚴?」經過細心的分析,政客發現,萬惡的根源、可恥的起點,正是那時薪銀碼,若將那銀碼提高,勞苦大眾,不就可以養妻活兒了嗎?不就有尊嚴了嗎?搞不好勞苦大眾還可以都成為中產了呢!於是,世上便多了一個概念,叫「最低工資」。

可惑仁說過了,資本家絕非省油的燈,給「共渡時艱」人工時,資本家尚且會安慰自己「仲想點」;可當法例強制要求代價提高,資本家——惑資本家身旁的嘍囉——還會說「仲想點」嗎?惑仁不敢說,市場早已讓一切變得公平,可很明顯,本來連20元一小時也不值的「可恥階層」,本來也可苟活於「仲想點」之下;一旦最低工資,真的如政客提出的「可養家」水平,小子們、新移民們可再也沒有留下的理由。畢竟,養家,可不能令「無用」變得「有用」呀!

資本家,是絕不會付出360元,去大家樂啃一個三文魚飯——而為了大家樂要向股東交數的!

星期三, 7月 01, 2009

悶行

雖然每天仍是照常上班、下班,吃飯、睡覺,看書、跑步,一切一切就是一如以往,「上不了力」的感覺卻始終揮之不去,當習慣了上班寫稿,手放在鍵盤上了,就是打不出長一點的句子,習慣性地回家也如回公司般開著電腦,對著螢幕發呆,想不到該去什麼網頁。放了工,再也不想看到畸寶,再也不想了解任何事的來龍去脈,是因為每件事的結論都明顯不過嗎?還是因為早已無力提起什麼?

是的,日子仍是要過;日子,仍是要過。

***
MJ死了,第一個反應,是奇怪怎麼FB上這麼多人說「R.I.P」了?MJ又與我們何干呢?不知道,也沒有心思去研究。忽然想起,中學時跟幾個要好朋友煲煙吹水,一天大家談起MJ,「又整容又搞細路,MJ怎麼仍那麼多fans?」「你不知道,他有一招表面上是向前行,實情卻是倒後行的絕技,好型!」

朋友即時示範,而由於那時沒有youtube,惑仁也沒有MJ的影帶,也就一直以為moonwalk只是「腳抽根地tun後行」,沒什麼大不了。

星期二, 6月 23, 2009

PTU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133121

任達榮說不鼓勵警員參加周日遊行
23.06.2009 18:37

署理警務署長任達華表示,一直有協助員方就薪酬調整及服務條件,向局方反映關注,支持員方透過機制表達訴求,但不鼓勵警員參加周日遊行。


PTU入面既華哥真係勁,一個普遍沙展原來可以署理「警務署長」一職?定係「警署」(police station)既「署長」呢?

呢段新聞,九成係「煙腸」作品,但將新聞publish的人,不也該是senior嗎?除了搞不清任氏昆仲之外,竟也弄不懂「處」跟「署」?

星期一, 5月 11, 2009

Sorry, 你out左!

人生在世,很多很多事都令人心傷——其中一件事,想必是閣下忽然得知「你out左」的事實。

戴上(自以為)最型的貨車帽 + 賴屎褲,wow,好一個潮童,走上街,途人的目光在在告訴你:「你out晒啦wor!」,嗯,令人心傷。

首天上班,穿上最型(sorry,也是自以為)的超修身兩鈕西裝,嗯,八成女同事也會死在我手上了吧,卻有好心的同事跟你說:「喂,穩穩陣陣著返件三鈕去present啦,你呢件out晒啦!」

眼見由小到大熱愛的曼聯勢將捧盃,星期天出街碌當然要穿返件曼聯戰衣了,怎知老死阿強(怎麼人人總有幾個老友叫阿強)一句:「上兩屆架wor呢件,out左啦!」何其令人心傷?

坐地鐵,看見老婆婆一拐一拐步入車廂,在對面抱著小提琴安坐的小朋友前站著,良久,按捺不住起來,請婆婆坐下,小朋友和他的中產媽媽仍是目無表情,眼尾卻拋下一句:「out晒啦你,而家d阿婆健康咁好駛鬼讓咩?」

好了,既然什麼也out了,倒不如安分守己做個顧家好男人算了。拍拍拖、送送花、辛勤儲蓄買婚戒,但求公一份婆一份生兒育女——噢,你的女人跟你說:「咁out架你?」死未?

總之,在現今世代之下,「out左」,是較打家劫舍更4重的罪名——什麼,你不如此認為?都話你out左架啦!

星期四, 5月 07, 2009

自說自話零收視時間

很想寫點什麼,但忽然間,人就像沒了能量,開著browser,就只想找些笑話,可笑過了,心仍是在淌淚;找些悲劇來看好了,卻沒什麼頭緒。近來讀報,目光停留最久的算是法庭版了,幾乎所有人性的荒謬之處,在法律程序之下都一覽無遺,每個行屍走肉的早上讀著這些膠文,就當是安慰和警惕自己好了。

下班了,就只想往外跑——是跑的大汗淋漓的跑,那大概可以將鬱卒都跑出來蒸發掉吧,又或者汗水流乾了,就不會再有淚水了。反正不想去gym、也不想出席任何室內的聚會,工作個一整天,連電梯也不想再搭了……不喜歡孤獨,卻總想獨處。

靜得可怕,點首歌給自己……


歌好聽,詞也填得好,可惑仁還是覺得《天地男兒》中張智霖在宣萱樓下靜靜道別,背景響起「我——留著你在身邊」的一幕,可較寶麗金的MV好不知多少倍。

星期三, 4月 15, 2009

深宵白日夢——港男

港男港女的爭論,沒完沒了。先有港女說什麼沒有一個男友或追求者人工比得上她,再有網上起底聲討黎三萬……討論區上,卻竟直至三萬小姐工作也丟了,討論卻仍存在。

坦白說,黎小姐的言論,根本半點證立不了香港男士不濟,所謂「沒有一個男友或追求者人工及得上她」,僅能證明她所吸引的男士,人工都高不過她罷了。與其說三萬大鼻,倒不如說港男自卑,將本身的價值以工資量化了。

可不是嗎?雜誌就拍到了黎小姐對男友千依百順了,顯然在黎小姐的心目中,這位男士定有吸引她的地方,可能是他善良的心地,也可能是他開朗的性格,黎小姐選擇男友,明顯不在乎人工,勢利的,看來不是港女(至少不是黎小姐),而是批評她的人吧?

是的,惑仁一向說,飯也吃不飽的男士,沒有生兒育女的「人權」,那除了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之外,亦因為惑仁一向相信弱肉強食的自然定律,在自然世界的大多數動物社群中,打敗了的雄性從來沒有交配權,人的社會,已較自然世界文明仁慈多了。

好了,當男孩子解決了溫飽,自是該追求心儀的對象。可不知是否由於「求生能力=求偶權利」這種來自自然的基因作祟,加上男孩子都在「金錢=地位=求生能力」的環境中長大,潛意識都將物質等同於吸引力,追求女孩子時,要用策略,動用物質,卻總是忘記了建構本身的吸引力——有沒有發覺,身邊的港男,不是對女友千依百順,就是對社會規章違命是從,為的,當然是提升增加金錢的機會,從而擴大吸引力了;再不然,就是在討論區上一面聲討港女一面長短火拍雞摩的毒男了——當然也有例外,剩下的,大多結了婚又或是有要好女友。

港男最欠缺的,不是一份高薪的工作,而是在PSP以外,欠一份對未來的夢想,以及對世界的憧憬,是的,港女都喜歡漂亮的皮包,可港女愛的,可不會是一個收入穩定千依百順的男伴呢。批評港女愛財的同時,港男怎麼又不找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半分男性的承擔與堅忍?女性需要的,是一個願傾己之力給她幸福的男人,這種幸福,不單是金錢,不限於一層樓……一個泛物質化、給量化了的愛情世界,太沒趣了吧?

星期四, 2月 26, 2009

社民連之蕉(2)

社民連三子(實情是二加一)古惑仔講數式將財爺桌上文件掃落地,搏得各大毒男論壇一致喝采,亦換來各方猛烈批評——當然,仍是老調子地指「不要將台灣的文化引入香港」、「細路仔學左點算」之類陳腔濫調。

事實上,困在辦公室的惑仁,倒真的給社民連的舉動嚇了一跳,也覺得有點失望。怎麼這個算是最能掌握選民脈搏的政黨,水準突然低了三級?低的程度,就像李澤階跑了去當寶藥黨昆阿婆、方面儀走去當娛記。

不是嗎?以社民連精英之多(連季詩傑都是黨員之一,咪當佢真係丐幫),時間掌握、招數、以至跟進,全皆業餘水準。先說時間,上一次施政報告,BT唸至生果金加入入息審查時,社民連即時發難,大罵「即刻磅水」,連隨掟蕉,過程一氣呵成,兼而大快人心;今次功夫曾唸至……像是科學之類,反正大家也睡著了,社民連卻忽然大罵「人人五千」,當人人未反應過來,加上兩子疊聲,更犯了舞台大忌,後來立會現場更連咪也關了,當全世界期待你「搞野」,而你卻只能給人看到mk講數式畫面,除了毒男和小朋友,你還能取悅誰?訊息又能傳給誰?

再說,上次掟蕉,搏得全城議論,至少令大家耳目一新;今次大家都期待你至少掟榴槤,你卻拿年宵的貨尾出來掟?流左d卦?至於翌日,梁國雄像剛酒醒1999地罵保皇黨是狗,提問時間又不提問,那不是便證立了「部份議員水準低落只識搞事嗎」?

是的,社民連,投你一票的人,是因為見到社會不公、政制不通,他們未必認同你們的理念,卻認同你的方式,更欣賞你們的膽色;可他們可沒有當社民連是一個信仰,某程度上,政黨也是一件產品,而事實上社民連已當自己是一件產品來經營,不然可不會在年宵前的立會會議拿吹氣蕉出來玩吧?

產品需要經營,市場需要新意。不變的產品,只會為市場所淘汰,相信每一個去年投了票給社民連的選民,也希望立會內出現他們希望見到的社民連。

星期三, 2月 18, 2009

萬人迷不是碧咸嗎?

今天開始,惑仁是萬人迷了。

因為,惑仁早已具備了「萬人迷」的條件,現在是時候「正名」了。

是的,惑仁不會足球、惑仁沒有六尺高、惑仁半點不俊俏,但反正惑仁就是覺得,惑仁早已具備了「萬人迷」的條件。

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別再管你的職位只是文員、記者、警察、主任……快,給自己一丁點信心,為自己爭取「正名」為CEO、總編輯、警務署長、特首、國家主席、美國總統好了。

升格?不,那不叫升格嘛,升格太cheap了,由於你早已擁有CEO、總編輯、警務署長、特首、國家主席、美國總統的資格——即使有此想法的只有你本人——這個職稱的變動,叫「正名」!因為你本身已被錯叫文員、記者、警察、主任很久很久了。

當然,假如女同事、行家、友人不認同惑人是萬人迷,閣下的上司亦明顯不認同你有權命他去影印,你與我也是會失望的,說了無數次,我們都具備了條件嘛!

惑仁語無倫次?老師教架!

星期一, 2月 16, 2009

社會主義的東亞運

都說金融海嘯之下,左仔對社會施加的壓力早已漸漸增加,隨著歐美各國陸續「十幾個零、十幾個零咁」揼水,連《新聞周刊》都說我們都是社會主義者了,「作為」要「打造」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常狐疑國金在中環不是有兩座了嗎?怎麼香港要給打造成什麼IFC了?)的香港,連歐美西方國家都有先例了,怎麼能不擺個大政府姿態出來呢?

政府推些什麼措施,甚至講解什麼project,要取得民心支持,最快捷的方法當然是加上「可創造若干職位」一句,德成局長說,年底舉行的東亞運動會,東亞運耗資2.4億元,政府撥款1.23億元,計及東亞運動會公司籌得的7400萬元贊助,預計連同門券、演唱會籌款及產品銷售及運動員住宿收費等,可以達致收支平衡。

先不要質疑局長是否隨口說說嘛,因為那2.4億,可不是用作搞好一個體育活動的,德成局長說這筆錢,可是夠用來聘請2000多個職位呢!怎麼樣?政府夠厲害了吧?為「創造就業」,不惜用12萬開設一個職位呢!至於那是什麼職位,算了,反正就是能「惠及基層」的「工程、保安及運動會相關職位」了。

至於那「門券、演唱會籌款及產品銷售及運動員住宿收費」是否便可帶來4300萬元的收益?那便要問問政府,可不可以賣得出29萬張每張50元往垃圾堆填區看二線運動員比賽、再加租出近2000間每晚房租500元的「運動員房」(當中香港運動員那部份當然也是納稅人找數!)、以及售出近5萬張平均每張300元的演唱會門票(未計開支,歌手肯義唱你又估下樂手肯唔肯義彈?)了,做得到,納稅人便「僅僅」付出1.23億元而已(以三司十二局加副局長政助一個月薪金約600萬元計,1.23億倒可請多19隊「特區精英」!)

反正嘛,政府都「創造就業」、踏出「加大開支」重要一步了,東亞運動會值不值得辦,WFC?

星期一, 2月 02, 2009

保八

農曆年間,當大家正在大啖蘿蔔榚、喝著普洱之際,溫+飽總理卻千里迢迢往正下著大雪的英國,高呼「中國救不了世界」、「中國要保八有一定困難」,用心之苦,叫人動容。

「保八」,即「保持09年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有百分之八左右」,幾乎已成為世人審視環球經濟能否得救的準則,但溫總所言卻又非虛,區區一個中國,又如何救得了世界?

然而,當中央去年定下「保八」的目標時,世人便早已不禁要問,為何是「八」,不是「七」、不是「九」、不是「七點八」?是為了順口?還是為了什麼?漸漸,都覺得不要緊了,反正保得了八,世界經濟便得救,中國便是世界新霸主;反之,保不了的話,在「連中國都不行」的疑慮之下,世界經濟毫沒前途可言——一個「八」字,真的有這麼大的意義?

一位中國社科院的學者建議,中央政府不應只提出保持經濟增長的口號,而要實實在在地確保就業,他指出,內地目前的失業率數據除了一如所有國家般屬滯後數據外,更沒有計及無戶籍勞工的失業情況,換言之,內地目前的失業情況,遠較失業率所顯示的嚴重。

學者貴為中央智囊,自然不會不知經濟情況之嚴峻,然而中央之所以提出保經濟而非保就業,卻大概自有其考慮。

天下沒有白的烏鴉,蓋世間上幾乎所有政府官員要做的工作,就是服務社會。怎麼個「服務」法?最低限度別讓人投訴「無做野」吧!反過來想,久而久之公職人員的思維就是在讓社會責難之前,先昭告天下「我做左野架啦」。

假如中國政府只能在兩個口號中選擇其一:「保經濟」及「保就業」,由於後者的必要條件是前者,即要「保就業」便必先「保經濟」;反之,前者僅為後者之充分氣件,即「保經濟」不一定能「保就業」,你說,你是官員你保哪樣?

再者,「保就業」可半點不易,當中涉及太多私人市場的變數,總不成政府為了2009年一個功績,開一億個公務員職位吧?「保經濟」可不同了,GDP的公式是「C + G + I + X – M」即「私人消費」 + 「政府開支」 + 「投資」 + 「出口」 - 「入口」,你說,前四項中央政府說大便大半點不難,「入口」一項嘛,中央要它變小又難得到哪裡去了?再加上各省各市提交上來的GDP數據中,不知滲雜了多少功績水份;而由於GDP是同比計算的,08年數值愈細,09的同比增幅便愈大……種種變數加起來,「保經濟」又有多難?

民工沒工可開?中央政府不是保了八了嗎?做左野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