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生活」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生活」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一, 8月 20, 2012

傻的嗎?!


作為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惑仁甫聽到強國同胞高呼抵制日貨,即時熱血上湧,誓要積極嚮應。小日本竟在釣魚台拘留我國保釣勇士,作為炎黃子孫又豈能不怒?事關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呀!

可向同胞效法,可不是易事:汽車是日本重要的重工業,同胞有見及此,凡見街上有任何日本品牌的汽車駛過——包括一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以及公安廳重金購入的三菱越野車——一律予以破壞,此舉除可滅鬼子氣焰、重創其工業基礎之外,亦可警醒國人,免作軍國主義奴隸,喚醒國人愛國之心……可惑仁的車子,正正是日本廠商生產車,還要是日本製造,車齡少說都有八載,除了換偈油之外,駕了年多基本上無甚進過車房,破壞了它,總覺有點可惜,最多換車換輛德國車,可以嗎?

至於其他方面嘛,也有困難:惑仁喜歡攝影,相機除了日本,造得出色的就只有德國,但作為熱血愛國青年,即憤青,家境及背景一般麻麻,萊卡哈蘇又豈能買得起,相機嘛…還是作罷!

惑仁另一嗜好,是跑步,可美帝的一剔,以及德國的三間,生產的跑鞋不是太多花巧就是貴得不合理,而且對亞洲人來說,鞋型也不夠fit,亞洲人還是穿亞洲牌子好:不穿美津濃、asics,難道穿特步李寧?

再細心看,想過高質生活月入卻少得可恥的惑仁,選擇基本上有限:牛奶是北海道3.6、手錶不是精工星晨便是casio、雪櫃、飯煲、熱水器是東芝的,微波爐用美的?惑仁可不想給叮熟,用松下好了…看來,要當只用國貨的愛國青年,唯一方法是當個日本人了。

有好貨不用,抵制日貨,傻的嗎?!

星期五, 9月 30, 2011

公我贏字你輸的香港人

外傭申請居港權案,外傭得值。事件,令香港人那種務實主義表露無遺。

事實上,在案件判決前後,認為政府應該提請人大釋法的,絕不在少數。典型香港人的哲學很簡單:直接、目標為本、不拘泥於原則,正如香港人將子女送進名校的板斧。香港人喜歡簡單地認為,外傭有居港權,福利會負荷不來、外傭會爭飯碗,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提請釋法,管它什麼司法獨立。

可想深一層,香港人怕什麼?如果怕大量外傭來港成為香港人,不僱用外傭便是了,除了香港,僱那麼多外傭的 ,大概只有中東國家,日本、南韓、中國、台灣,有哪個國家僱那麼多外傭的?日子還不是一般的過?世上哪有地方的「中產」一家四口堆在五百呎空間還要多請一個外傭的?

但不可能的,香港人早已過慣了「香港模式」:小學中學名校就讀、興趣班不缺、公開試中規中矩、大學三年、找份穩定工作(管它喜歡不喜歡)、儲錢買樓結婚(也是管那男人/女人/單位我喜不喜歡)、四小龍將軍澳YOHO Town置業、三十歲前生兒育女…孩子再重覆小學中學名校就讀的步驟,父母就安份守己的等著升職。婚後女的受不了在家當煮飯婆,又或是男的根本擔不起一頭家——據說是因為地產霸權——僱傭的角色便在其中。人生路上,非循這個目標發展的,會被視為「另類」。

也許說遠了,可惑仁就是在想,香港人又要靠一幫未完成進化程序的高級人猿去過其自我感覺良好的「中產」生活,一邊卻盡其能力,將人猿的待遇壓得低低——用強國的話說,就是要求「性價比」超高。這不也是一個公我贏字你書的思路?

星期六, 10月 09, 2010

窗台呆想

新居是一間有兩個大窗台(才廿多吋深,比起新樓說不上「大」)的舊樓單位,由於其中一個窗台被上手業主拆去石面,惑仁請師傅造了一張書桌,以省回再造一塊石面的開支。另一個在睡房,石面易打理,惑仁也就不作任何改動。

舊居是一家二手居屋,由於屬首代居屋,樓齡比惑仁更大,因此不設窗台,在父母一輩眼中,算是非常實用。這單位少說也住上了十多年,窗台在惑仁心中,已沒有太多印象。

購房子時看見大大的一個窗台,我們習慣了認為是被發展商「搵笨」,亦早已直覺地認為,單位的實用面積又打了一層折扣。撇除那些除卻窗台,睡房地板面積根本不足六呎乘四呎的超細單位,窗台可不是毫不實用的。事實上,窗台是一個很奇怪的產品,那不是發展商發明用來騙錢的,設計原意,乃為室內引入更多陽光,多了窗台,理論上窗戶的面積就會增加。

真正的窗台,可是將窗戶往外伸延,八十年代政府為鼓勵發展商提供此一設施,特地將窗台列入寬免樓面面積之內,情況一如現在的露台、工作平台、車場等,當然,你問任何一位業主,都會認為露台、工作平台、車場遠較窗台實用。

看著新居的窗台,惑仁總會想起小時候。那時家人不斷換樓,由村屋搬去私樓,私樓又搬去私樓,住過被公認建築質素最佳發展商所建的樓宇,也住過現在想轉攻傳媒的發展商之大廈,每一家都有窗台。小學時的惑仁,與妹妹不同住,午後悶極無聊,便將窗台化作巴士,將晾衣用的杆想像為扶手,牆身化作車身,閒時畫點「車身廣告」,母親見了,差點沒暈過去。

其後搬家,同一個三兄弟發展商,那窗台可真的「搵笨」了,全屋只有洗手間跟廳的通風窗沒有窗台,儘管其他窗的窗台面積不大,可其中一個卻設在通風窗旁的另一窗戶,通風窗一般都面向天井,哪來什麼陽光嘛?500多呎的地方住上五口人,地方不夠用,家人便做了一個大櫃用來放雜物了。至於惑仁房中的窗台,便成了惑仁的小小遊戲平台,惑仁的LEGO積木、模型車都堆在那處,悶得發慌了,便整個人跳上去,抓住窗花看街。

大概空間對香港人來說很重要,香港人總喜歡用盡家中每一處空間,即使連起窗台來賣給你的發展商,不也在示範單位的窗台上放些軟墊,示範如何「善用空間」嗎?可當每一吋空間都堆滿用不著的軟墊(一般窗台的高度計,坐上去可是會吊腳的)、櫃、書桌、甚至床,房子又何來空間呢?想著想著還真吊詭…

星期三, 3月 24, 2010

仲想點?

一個人閒極無聊,突然想試試大家樂的三文魚飯。放工回家,便買了一個回家慢慢吃。

大家樂的廣告很是神奇,總是能將最平凡普通甚至下欄的食材拍得只應天上有似的,當你買了一回自覺給騙了一回,下回有新品面世,總是自動乖乖再幫襯一回。

說回那三文魚飯,廣告可沒有騙你,三文魚、青口、魷魚可是絕無欺場的;那「牛肝菌汁」,反正總算有點金寶磨菇湯味,縱使賣相不佳,豐盛汁料封著炒底飯一大堆,36元含例湯,惑仁對自己說:「你仲想點?」

是的,一個尋常消費者也懂得問「你仲想點」,背後的思維正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給了36元,惑仁不會要求有君悅的水準;反之,當惑仁付上360元叫一客焗豬扒飯,難道會期望店家端上的,是牛池灣街市買來的中國連骨豬扒配普通白米?

沙士後期,惑仁曾在一家餐廳工作,由於人手不夠,惑仁須負責初步面見應徵者。那時老闆說「共渡時艱」,新入職員工的時薪一律20元——即是工會領袖說的「可恥」水平,可來面試的卻也大不乏人,大概因為麥記雞記的工資太便宜吧。然而,質素,倒也跟價錢成正比,要從應徵者中找出一個能用完整句子說完一句話的還真有點難度。

等了一個下午,惑仁的上司可不耐煩了,問惑仁怎麼弄了一個下午都找不到半個應徵者,惑仁只好解釋說:「揀不落手…」上司回了一句:「兩條一粒鐘,你想點?有手有腳就得啦!」

不像普羅消費者,精打細算的資本家,從來不會要求「一分錢、一分貨」,而是「一分錢、十分貨」,結果公司好歹聘了幾個20元時薪的小子,上司沒一天不勞氣,要惑仁不斷提醒「廿蚊架咋,你仲想點?」

從政者眼見劣勞苦大眾日做十多小時,賺來的卻僅夠糊口,政客說:「這是多麼可恥?這是多麼的沒尊嚴?」經過細心的分析,政客發現,萬惡的根源、可恥的起點,正是那時薪銀碼,若將那銀碼提高,勞苦大眾,不就可以養妻活兒了嗎?不就有尊嚴了嗎?搞不好勞苦大眾還可以都成為中產了呢!於是,世上便多了一個概念,叫「最低工資」。

可惑仁說過了,資本家絕非省油的燈,給「共渡時艱」人工時,資本家尚且會安慰自己「仲想點」;可當法例強制要求代價提高,資本家——惑資本家身旁的嘍囉——還會說「仲想點」嗎?惑仁不敢說,市場早已讓一切變得公平,可很明顯,本來連20元一小時也不值的「可恥階層」,本來也可苟活於「仲想點」之下;一旦最低工資,真的如政客提出的「可養家」水平,小子們、新移民們可再也沒有留下的理由。畢竟,養家,可不能令「無用」變得「有用」呀!

資本家,是絕不會付出360元,去大家樂啃一個三文魚飯——而為了大家樂要向股東交數的!

星期一, 8月 03, 2009

教壞細路



據報連盧海鵬也扮個不亦樂乎的吉伯利細路戚眉戚眼廣告,因收到家長投訴指會「教壞細路」而於上月底停播,儘管廣告商指停播純粹乃係推廣策略,與投訴無關,更沒人知道「投訴教壞細路」是否廣告商無中生有,惑仁卻怎麼也想不到廣告如何「教壞細路」。戚眉戚眼算是什麼壞來著?再說,廣告中眼眉會跳舞,又豈是尋常細路學得來?

不時聽到批評,細路很易給教壞,說現今資訊發達,色情暴力資訊橫行,細路早給荼毒了,小朋友道德觀念簿弱,貪新嗜鮮,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索k當然不過,沒錢嗎?那便援交好了。可自以為穩站道德高地、明辨是非的大人們,又有否保護過他們的細路不給教壞?

是的,我們會聽到批評說議員叫「仆街」是「教壞細路」;我們會聽到批評說,教科書提到放屁是「教壞細路」;我們會聽到批評說,lanmo寫真在書展出現是「教壞細路」;可我們何曾批評過自己「教壞細路」?還是我們自以為早已好好保護細路?

不是嗎?當看到廣告將「消費」扭曲成「賺錢」,將「人有我無唔得」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卻鮮有聽到批評說這廣告「教壞細路」,任由細路們浸淫於這種價值觀之中,那又何異於將細路們的將來押於消費主義之上。

長大了的細路只要明辨是非對錯,罵仆街為仆街不也是「是其是非其非」之舉嗎?屁,你跟我誰人沒放過?看lanmo寫真怎麼也有益過看新聞中特區官員的咀面吧?可消費主義的苦頭,你我還沒有嘗夠?還是你我真心信奉「人有我有唔緊要,人有我無就唔得啦」?

廣告片中,女主角漂亮、自信,還「識得積分當錢洗」,買東西毋須考慮,一袋二袋歡天喜地,男人嘛,根本不瞭解如此精明的女人,還以為如此女人淨係識洗。現實呢?當消費就是一切,消費能力自當等同了一個人的價值,沒錢買LV扒打姑池去彰顯價值嗎?出賣身體就行了,反正選擇權在我手,幹不幹由我話事嘛。

是的,一個反智的社會,人自會不自覺地慢慢沉淪。我買故我在,溫水煮蛙,舒服著死了~



星期四, 7月 16, 2009

苟延殘喘的信念

在報章任編輯的朋友來電,說邀惑仁出席一個討論最低工資的論壇,席間邀得勞福局長張建宗。朋友所屬的是向被外間視為「自由原教旨主義」的智庫組織(當然,惑仁可不如此認為),論壇上如何向張局長力陣最低工資之不是自是可以預見。可論壇辦的不是時候,由於工作關係,只好婉拒朋友的好意。

收線後,心中不禁納悶,為何到今日,朋友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地反對最低工資?事實上,朋友所屬集團的同系雜誌,在最低工資推行在即的時候,仍是不斷發表社論,反對此一剝奪低議價能力人士議價權利的政策。

忘記了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會考失敗的惑仁剛步入社會,唯一可說服老闆聘用惑仁而非選擇有經驗有能力的人之因素,大概就只有低得這班有能之事不接受的薪金了,這些工作,也許改善不了一個人的生活,卻實實在在地可豐富白紙一張般年青人的人生經驗。

大概一兩年前吧,惑仁投過幾篇反對最低工資的文章到朋友的報章;文章給刊登了,最低工資立法卻也同時通過了;最低工資對社會的影響,惑仁也漸漸不關心了——事實上,最低工資的爭議焦點,早已不在「能否改善就業環境」,而是「資本家與勞動階級的對立」了。

坦白說,最低工資那顯而易見的壞處,根本影響不了惑仁。既然連低學歷年青人、新移民、工會都大聲疾呼要最低工資,反對政策的人,不就是資本家的走狗、無產階級的敵人嗎?是的,惑仁抱的,早已是「佢要死唔比佢死咩」的心態了。立法嘛,管他呢!

朋友的來電,卻在在提醒惑仁,信念需要人去堅持。多人信奉的事情很多時與真理差十萬八千里。當人人都以為最低工資實施後,自己的工資會立時提升,生活將立時得到改善,我們卻實在需要一班人,去提醒:不,當中在僱主眼中不值最低工資的人將即時失業,低學歷年青人再也沒有機會。你可以不同意這班人,也可以盡情揶揄他們為「原教旨」,但在此之前,請聽聽他們的道理吧。

星期三, 7月 01, 2009

悶行

雖然每天仍是照常上班、下班,吃飯、睡覺,看書、跑步,一切一切就是一如以往,「上不了力」的感覺卻始終揮之不去,當習慣了上班寫稿,手放在鍵盤上了,就是打不出長一點的句子,習慣性地回家也如回公司般開著電腦,對著螢幕發呆,想不到該去什麼網頁。放了工,再也不想看到畸寶,再也不想了解任何事的來龍去脈,是因為每件事的結論都明顯不過嗎?還是因為早已無力提起什麼?

是的,日子仍是要過;日子,仍是要過。

***
MJ死了,第一個反應,是奇怪怎麼FB上這麼多人說「R.I.P」了?MJ又與我們何干呢?不知道,也沒有心思去研究。忽然想起,中學時跟幾個要好朋友煲煙吹水,一天大家談起MJ,「又整容又搞細路,MJ怎麼仍那麼多fans?」「你不知道,他有一招表面上是向前行,實情卻是倒後行的絕技,好型!」

朋友即時示範,而由於那時沒有youtube,惑仁也沒有MJ的影帶,也就一直以為moonwalk只是「腳抽根地tun後行」,沒什麼大不了。

星期一, 5月 18, 2009

精英與理想

臨近午飯時間,老細悶極無聊,問惑仁:「你的同學畢業了多幹什麼的?」惑仁想一想,做記者的倒也不少,報章、電台、電視台、周刊……各種媒體的也有,「也有些做了公關,甚至做經紀或做政府工…」

老細聽了「政府工」即時反應:「政府工?」

「是呀,新聞主任、行政主任、政務官之類,大概貪其穩定收入高吧…」

「但如此一來這生便完了。」

惑仁問:「怎說?」

本來等夠鐘出外吃飯的老細沒好氣地解說:「政府工人工是高了,可卻要將整套理念以至整個人賣給政府呀,唸新聞的不是總有點事想幹的嗎?你也有點理想的吧…」

嗯,好一句「你也有點理想的吧…」倒真的可圈可點——前一句像是「即使hae到好似你咁」——算了,要不是惑仁總弄不清英文字母到底有25定26個,搞不好大學畢業時早填了那份GF340了。

老細的話其實不全對,在資本主義社會,金錢擔當的角色毋庸置疑,受人錢財自當替人消災,一定程度的「出賣」,在任何工種都無可避免,惑仁倒想問一問老細,會下令做一個一與工作機構立場背道而馳的故仔嗎?

但再看看,被譽為社會精英的AO,除了懂在程序上鑽空子之外,幹得出實事來的又有多少個?在任時明益地產商,退休後公然接受地產商的高薪厚職,卻仍是一副「吹我唔脹」的面目;當日矢言會做好工作的AO,今日雖倒也真的履行了諾言,堅守AO必須「take line」的原則,守護主子的定調,本又是一個漂亮動人的香港故事,卻臨時爆肚,漏了無恥的真面目……想深一層,身旁這位每天不是吉野家就是美心MX的老細之言倒沒有錯到哪裡去。

星期一, 5月 11, 2009

Sorry, 你out左!

人生在世,很多很多事都令人心傷——其中一件事,想必是閣下忽然得知「你out左」的事實。

戴上(自以為)最型的貨車帽 + 賴屎褲,wow,好一個潮童,走上街,途人的目光在在告訴你:「你out晒啦wor!」,嗯,令人心傷。

首天上班,穿上最型(sorry,也是自以為)的超修身兩鈕西裝,嗯,八成女同事也會死在我手上了吧,卻有好心的同事跟你說:「喂,穩穩陣陣著返件三鈕去present啦,你呢件out晒啦!」

眼見由小到大熱愛的曼聯勢將捧盃,星期天出街碌當然要穿返件曼聯戰衣了,怎知老死阿強(怎麼人人總有幾個老友叫阿強)一句:「上兩屆架wor呢件,out左啦!」何其令人心傷?

坐地鐵,看見老婆婆一拐一拐步入車廂,在對面抱著小提琴安坐的小朋友前站著,良久,按捺不住起來,請婆婆坐下,小朋友和他的中產媽媽仍是目無表情,眼尾卻拋下一句:「out晒啦你,而家d阿婆健康咁好駛鬼讓咩?」

好了,既然什麼也out了,倒不如安分守己做個顧家好男人算了。拍拍拖、送送花、辛勤儲蓄買婚戒,但求公一份婆一份生兒育女——噢,你的女人跟你說:「咁out架你?」死未?

總之,在現今世代之下,「out左」,是較打家劫舍更4重的罪名——什麼,你不如此認為?都話你out左架啦!

星期三, 4月 01, 2009

河蟹國度的草泥馬創意

一向以為,滿口詩詞的國務院總理溫+飽對中國很是熟悉。然而,當聽到總理在造訪武漢一家企業時,卻竟對年青科研人員說,「國家的未來更重要的是要靠國家的創新能力」,惑仁便立時狐疑,總理是太天真,還是對「國情」不甚了解?

是的,「國家的未來更重要的是要靠國家的創新能力」是對的,七大工業國,有哪個不是靠自主研發、獨當一面的技術起家?工業革命之後,英美德法不論在文化或經濟實力上,都是世界的領導者,明治維新後,日本亦踏足國際舞台,即使今時今日,美日歐的實力,亦未是什麼四小龍金磚四國可取代的。

然而,最核心的問題,不是中國的未來是否靠創意、又或是中國有沒有創意,卻是中國有沒有條件容納創意。

創新能力主導的「創意產業」指的可以是文化產業,亦可以是工業產品,但創意,反正就是來自天馬行空,需要空間、需要土壞的——正如當空氣彌漫著河蟹了,戈壁神嚴之首草泥馬自會下凡。試想想,一個「怪力亂神」的罪名,已足以令《死亡筆記》、《龍珠》等類型的作品不可能在內地創作出來,黑社會題材更不用說了,而一個連youtube也因載有西藏片斷而給河蟹掉了,你可奢望中國能有什麼創意?

創意,是人人生而有之的,小孩子的腦袋裡,不是就有無窮的可能性嗎?的確,一個社會需要一點秩序、一點規則,但自由,正正就是創意的土壤。很多人會說,自由也有個界限呀——對不起,有界限的自由,只能是A貨自由,自由,應是在不侵犯他人自由下的選擇,底線是不能用法規或行政手段,去規限人的品味及思想。當一個社會的官僚,本能地用官僚作風企圖蒙混社會,罵她個狗血淋頭的人卻被另一堆官僚規限時;當一個社會上的人,連喚人賓妹阿差也犯法時;當一個社會,連在私人地方慢性自殺亦犯法時,這個社會能有甚麼自由?見微知著,這個社會的創意——不論這創意有品味與否——根本沒有存在的條件,這個社會所屬的國家,能靠它什麼草泥馬創意?

星期一, 2月 02, 2009

牛肋條 + 斷熱煲

太久沒有煮東西,差點沒忘了家中的煮食爐有多少個爐頭。想起來,金融海嘯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工作少了,空閒時間也就多著,想像的空間也多了。

數年前,家人買了個壓力鍋回來,但自從某次父親用它來煮綠豆糖水,弄出「綠、豆、糖、水」四種完全獨立的一鍋東西之後,便一直對這個鍋心存厭惡。事實上,世上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用壓力鍋煮湯,色是夠了,卻總是淡出個鳥來;炆牛腩嗎?味是夠了,軟也是夠軟的,卻總是欠那說不出的濃味。這鍋的唯一好處,倒是夠大——比家中的瓦煲還大——且傳熱均勻,換附送的普通蓋子,用它來煲湯,倒是可以接受的,但千多二千塊一個湯煲,未免太貴了吧?

倒是家中的斷熱煲,一直是惑仁十年來的至愛,它最大的好處是省燃料兼使用簡單:將要煮的材料都倒到煲裡,滾個三十分鐘後放進真空隔熱殼,讓內在的熱力將味道迫出來,放上幾個小時,再滾四十至六十分鍾即成,乾手淨腳。



紅酒汁炆牛肋條
(4人份)

牛肋條10條
紅酒半枝(Table Wine)
意粉1包
配料:蕃茄兩個、土豆一粒、洋蔥一個、甘芛一條
香料:羅勒(即金不換、九重塔、Brazil)、Bayleave、百里香(Thyme)
調味:鹽、黑椒、喼汁、橄欖油、魚露、芥末

牛肋條
1. 牛肋條解凍、洗淨、用刀背略剁,並逆紋割斷筋脈(但切勿切開),以鹽胡略醃
2. 洗淨配料、蕃茄一開八、洋蔥切片、甘芛切粒
3. 燒熱鍋、落油、爆香配料、落牛肋條
4. 鍋熱後落半枝紅酒(切勿用煮食用紅酒,因為此類酒多有調味品,用二十至三十元一枝的Table Wine便可,落酒前緊記試一口確保沒有變質)
5. 落香料、大滾後細火煮三十分鐘,轉大火,大滾後放進隔熱殼
6. 行街、看電影……總之好好消磨一個下午
7. 土豆用鹽水浸三十分鐘、走油備用
8. 拿出內膽,翻滾,煮四十至六十分鐘
9. 熄火取出牛助條、切半備用
10. 以平底鑊炒土豆及牛肋粒,加少量芥末及鹽胡調味、加紅酒汁
11. 打「麵撈」(牛油粒加麵粉)即成

意粉
1. 落少量海鹽及油進滾水(千萬不可用雞粉)
2. 視乎食量落4/5至1包意粉
3. 閂蓋細火煮5分鐘
4. 一矣5分即熄火,焗5分鐘(炒用者則焗3分鐘即可)
5. 隔乾水(絕不可「過冷河」)
6. 拌入番茜、橄欖油及少量幼鹽即成

星期一, 1月 26, 2009

新年好

為了備戰渣馬,工餘時間不是練跑,就是往健身室泡,再不然就是遵教練囑,早早上床睡去。看書、寫blog,大致上都荒廢了。

牛年,總不總給自己借口,大年初一,不會沒什麼感覺的。

惑仁向來不喜歡對人說「恭喜發財」,總覺得「發財」有什麼好?世界其實是零和遊戲,有人發財,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當中的因果,說十年也說不清。既然如此,倒不如祝人「新年快樂」好了,反正「快樂」不會有人不喜歡,「快樂」——如果可以量化——也理論上可以無限地多。

可惑仁工作的機構,向以財經為主題,一向都不向人道「快樂」——「快落」、「快落」,意頭不好嘛,財金界也確實很少互道「新年快樂」。

一年之始,還是祝願朋友「新年進步」好了,今天做得較昨日好、今年活得比往年佳,不就是人人樂意嗎?再不然,學電視台般簡單祝人「新年好」好了。

惑仁向來覺得,新年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所謂「好」有多個意思:由於新年氣氛由年二十一直延展至年初十,心情自是大好;再者,新年熱熱鬧鬧,大家都放下煩惱仇怨,好;新年期間,一家人總是會聚在一起,打打牌或吃吃東西,暖暖的,好。(可新年前總是有些他媽的耶青說什麼新年不要打牌收利是,這個倒不太好!)

新年另一樣不好的,是遇上煩人的派利是者。本來派利是是福氣,卻總有些人要求我等未婚人三分鐘盡道所有賀年說話——大佬,你唔想比就唔好比,我唔等你廿皮(可能得十蚊)開飯,一句「新年進步」你仲想點?

過了廿多個新年,開始覺得,不論年初許下什麼宏願,世事往往就是事與願違;但可幸,人生最令人欣喜的,是有一樣東西叫「希望」——大概正是如此,新年事,大家總會不怕俗套地互道祝福。

無論如何,希望身邊每個人新年好。

星期一, 8月 18, 2008

有機

星期天,跟家人飲茶是基本動作;茶喝過了,無所事事,也就往超市走走,看是否能找到晚餐的靈感,結果應媽媽的命,到Market Place逛,以為店大貨精,卻總找不到合適的貨物。

不知何時開始,市場上逐漸出現不同的「有機」(organic)貨品,這些貨品都標榜健康、環保。香港人,大概都是趕羊群又無知,這類貨品看來相當暢銷,不然「有機」專櫃又怎會愈開愈多?

有報告說,有機農產品所消耗的地球資源,較普通農產品多數倍,又指有機產品由於使用非化學肥料,含菌量一般較普通農產品多——事實上,多隻做沙律用的有機羅文生菜,都曾先後被發現內含超標大腸桿菌、蝸牛、虫、青蛙——有機產品是否真的環保衛生,大概還需更多報告論證,然而對於「有機」二字,香港並未有統一定義,一廂情願以為「有機 = 健康 + 環保」,不是既天真且傻又是什麼?

「天然」,是有機產品的最大賣點。常聽人說,「唔食咁多化學野,人都健康d!」真的嗎?理論上,人類的歷史愈往前推,「化學野」在生活中便存在得愈少——秦朝人大概沒吃過味精色素吧?——那秦朝人「健康d」,定現代人「健康d」呢?再者,所謂「化學野」,很多時候是由人研發以解決大自然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例如藥物、農藥),而唸過基本化學的人也知道,自然萬物乃由元素組成,那「H2O」及「O2」又是否「化學野」呢?什麼是來自天然,什麼是人工「化學野」,又有誰說得準?(當然,以工業用染料為咖喱上色,自然是另一回事了。)

有機食品製造商,正是看準了消費者對「化學野」的無知及盲目恐懼,夠瞻死推出60大洋一支的櫻桃汁(200ml)、40元一包的生菜,消費者卻又照買如儀。問題是,一餐「有機飯」動輒過百元,多少人有能力天天吃呢?即使有機食品真的健康,一星期才吃一棵有機菜、飲一杯有機果汁,對健康又有何幫助?

有機、非基因改造、公平貿易、低脂、低糖……這些無客觀標準的詞語,每當被加到貨品上,該件貨品的價格,以至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總會有所提升,究其原因,正是消費者認為此類貨品更對自己或對地球更健康,但是,消費者是不是就要如此愚蠢,花上數倍的溢價,買一種健康的自我感覺呢?可憐的我,大概因為Market Place這類被無知中產牽動的市場而毫無選擇,幾經辛苦才找到一包高糖、高脂、非非基因改造、非有機的白朱古力味樂天熊仔餅到收銀處付款。可能很快,聽到試食專員強調「有機」時會回答「that’s why我唔買」的惑仁,會給這羊群反智無知盲目的市場淹沒,給試食專員回敬一句:「咁你等餓死啦!」

星期日, 5月 11, 2008

母親節

近日,惑仁雙眼變了「$」;腦子,卻死實實的,稿債多的是,要出版的書,也已遲了多時。面對日漸臨近的死線,只好死死地氣乖乖坐在書桌前。基本上,這兩個月對著的,只是電腦,分別只在於是直播室內的路透機、newsroom的經濟通、家中桌面、還是麥記桌上的老爺notebook。

晚上照常在忙,母親問了多次「很多野搞呀」,惑仁也只有唯唯;臨睡前她經過我的房間,又想詢問一句「係咪好多野做」,忽然想起問題已問了多次,便只好告訴惑仁「桌上有雞尾包,餓自己拿來吃」。原來,母親根本很清楚我多的是工作,大概她想為我分擔一丁點工作,卻自知根本幫不上忙吧;眼中盡是「$」的惑仁,再孤軍作戰,也沒有時間感到無助;而母親,大概因為看著兒子辛勞卻幫不上忙而有一丁點無助吧?

惑仁一向也極為討厭母親節這類節日,更覺得母親節跟媽媽飲茶的子女白痴。一年三百幾日,你就要挑五月第二個星期日去茶樓迫?平時星期日,怎麼你一大早便會男友去、又或是睡到日上三竿起身還要問一句:「有無野食呀媽?」

孝心、責任,不是母親節一份禮物、更不是一束康乃馨,樹欲靜而風不息,母親不是讓你清明重陽買重祭品來悼念,別要在她設靈當天才燒車燒樓給她——不知哪位長輩說過,花錢在父母身上,一生也不會後悔。這個生日,別再跟豬朋狗友唱k,也別要再要求男友給你甚麼驚喜,關上手提電話、找一家沒有plasma TV的小店,請爸爸媽媽吃一頓飯,感謝她賜你生命(是的,賜你生命的是爸媽,不是耶青口中的「主」!)別讓有一天的母親節,變成你隨俗的遺憾。

星期一, 4月 07, 2008

人生,有時需要小題大作一下……



(泰國廣告永世都咁搞笑……)

星期六, 4月 05, 2008

LEGO

小時候,妹妹不住在家,也沒有太多朋友。放學回家,最大的娛樂,就是用LEGO建構心目中的世界、國度。輪船、汽車、警局……老實說,LEGO的像真度一點不高,但它大概是我和很多很多孩子童年的大部份。

星期六, 3月 08, 2008

密集排列恐懼症

不知何時開始,惑仁對一些整齊排列、密密集集的東西心生恐懼,恐懼感更會在某程度上與其跟生物的接近度成正比。

跟朋友說起,都說不可理喻,有的會說完全不能理解(部分朋友更會逢見到「一格格」的東西都問的「怕不怕?」)。簡單點說,蟲,很多人也害怕吧?而一堆蟲會較一條蟲可怕,相信亦不難理解;而一堆有毛的蟲較一堆蟲更毛骨悚然,相信亦是人之常情。

對於蟲卵,大概怕的人少了;但對覺得蟲卵可怕的人來說,一串蟲卵可又比一粒可怕;而排成九筒般的卵,當然又比一串得人驚了;至於像紅莓表面似的一堆嘛,說說都嚇死。

總之,惑仁最怕的,就是一些成規則圖案,有規模排列的東西了,比如說直線、曲線、又或是圓點,面積愈大排得愈密集,便愈是覺得頭皮發麻,難受至極。而假如那東西是生物感是人類,惑人對其的恐懼感便更強烈。

也許你會說,蟲很多人也怕,又有啥特別呢?

不,惑人怕的不止是蟲,惑仁對牛肚、蓮蓬(LPN當然更得人驚了!)、直直的一堆枯枝等,亦覺得恐怖無比,最近發覺自己看到A4紙上密密麻麻的印著的同一個字,亦會頭皮發麻……

你說,怎算?

星期六, 1月 19, 2008

時代巨輪



後為由居屋改建、前稱「紅灣半島」的一梯十伙最大770呎紅磡臨海「豪宅」「海濱南岸」

被派往城規會聽會,經過一大輪迫地鐵之後,準時早上九時到達現場。按照規定,公眾人士(包括記者)不得進入會議室,只能像上補習天王課般被安排往另一房間看直播。放好隨身物品,插好所需的訊號線之後,打算去一去洗手間。

「洗手間在哪呢?」
「一樓。」房間內負責登記的女孩冷冷地答——城規會的所在地是政府合署十五樓。

好傢伙,唯有死死地氣等他媽的電梯下樓。

「為節省能源,本署於非繁忙時間只開放一部電梯」告示大條道理地「說」。好,不要緊(但九時多也是「非繁忙時間」?)我等。

等了幾分鐘,電梯終於到,經過層層停停之後,好不容易才到了地下(電梯只往地下及七至十五樓),再乘扶梯上一樓,終於去得了洗手間。

十五樓,不會沒有洗手間吧?挑!門常開?身處以納稅人錢起的一幢大廈的十五樓的良好市民,竟要用十分鐘的時間去位處一樓的洗手間,不如叫我填表啦笨!挑!城規會以人為本?

一番折騰之後,終於坐了下來。看著身旁的女孩,熟悉的MP3機,是某台行家專用的,卻是陌生的面孔。倒是對方主動打招呼——原來真的是行家,卻是港聞的。大家換過了名片,也就討論agenda起來,也一起狐疑為何沒其他行家來。

正納悶間,看到了自小在電視中見到的行家徐徐走進(也是港聞的),心想總算有個電視台的。卻見他拿出MD機,問我們該如何插sound-box,謙說完全不懂MD。互相介紹寒暄之下,原來他已投身大有可能隨時收檔的官台,還真令我咀部呈「O」形。

會議討論的,是建議降低紅磡碼頭與前身為居屋紅灣半島的海濱南岸之間地皮的地積比率,加建什麼「視覺廊」(是一個平台之類的東西)及「綠化區」,以及討論其發展模式。如常報了料回去,會議沒甚麼激辯,也就如常回公司。



公司就在有關地皮旁,由北角回紅磡,乘小輪的話,紅磡碼頭正是必經之路。坐渡輪,想起很多東西,想起中學畢業在北角當學徒時,天天坐船上班;想起小時候,那時仍有佐敦道碼頭和深水埗碼頭,爸帶我住大會堂看書展,多坐小輪再乘巴士回當時青衣的家,黃昏回程時船上那碗餐蛋對折福麵,格外好吃。

紅磡碼頸,就是當年佐敦道碼頭和深水埗碼頭的格局:一大片空地、巴士總站、釣客、浪聲、小食店、附近帶狗散步的居民……惑仁不知道,拆了它,建成一個個「視覺廊」、「綠化帶」,人的生活質素是不是會更好,惑人也從來不理那屏風樓是如何的可惡——反正賣地的高興、天價買了地的天文價賣出去天經地義、買的又自我感覺良好——但,那一刻,就是覺得某一個年代,早已漸漸遠走。說不上不捨,卻就是想抓住、抓住……

星期六, 12月 22, 2007

濕地公園



我完全唔覺得幅圖同「訪客中心」有關係。



咁好環境,悲咩情?



濕地公園竟有荷花…



蒼鷺



又係蒼鷺



招潮蟹(乸)



招潮蟹(公)



彈塗魚



北極狐(冬)



北極狐(夏)

星期四, 11月 15, 2007

點生活?

網上討論區轉載得來,描述了香港人的一生……

有一個人

搵五-六千蚊一個月

出去租間最平既舊樓都要四-五千蚊一個月

然而包租婆自己供都係二千零蚊一個月

想同佢投訴

佢話呢區間間都係收緊呢個價錢架喎

邊個叫你無錢俾首期呀??有錢就買左佢唔好租丫

一份人工大半就咁俾包租婆賺左

點生活??



呢個人識左個女朋友

倆口子一齊返工

加埋有二萬零蚊一個月

決定同番屋企人住慳d錢

每人俾四千蚊屋企人做家用

淨番萬二

當儲到一萬蚊一個月

一年儲到十二萬

五年先儲夠六十萬可以夠俾首期買層四百零呎的舊樓

點生活??



倆口子決定結婚

每個月儲緊一萬

頭五年用左黎儲錢俾首期

儲多兩年應該都夠裝修

再儲多三年先夠三十六萬用黎結婚擺酒

擺完d三姑六婆仲要話你係新光酒樓擺酒咁cheap

單單打打你地一世

點生活??



倆口子唔想捱成十年先結到婚

決定偷偷地註冊左先

搵銀行按上按買左層樓

仍然要俾十份一樓價做首期

而層樓的十份一係窗台。

650呎單位實用面積係500呎

當中100呎係走廊

廚房只係放到一個煮食爐同洗衣機

個雪柜要放出廳

個廁所要企上個塔度先閂到門

呢層咁既樓每個月要供$8000

加埋$8000俾左屋企

淨番四千零

個老婆話: " 我慳d駛, 呢幾年唔買衫, 唔去旅行, 我地少d出去食飯, 總捱得到既! "

點知買樓果時唔記得計埋管埋費

sorry呀我地公司公價每呎係兩蚊管理費

四千零咁又冇左千五

仲係用黎養門口果個日日對你黑口黑面成日偷懶訓覺既看更

同埋管理處果位從來乜都幫唔到你 日日返工打牙較既小姐

計埋水電冷氣費

點生活??



兩口子捱下捱下終於捱左十年

呢十年計埋淨係加左十零%人工

倆口子已經好滿意

如果加得太多佢地反而驚公司會搵佢地開刀請過d fresh grad黎做

二按果筆已經還晒

每個月總算可以多番三四千蚊用

呢個時候, 個老婆發覺自己大左肚

但層樓仲有15年要供

份工又唔知幾時會冇左

如果生左個仔

點生活??

又過左五年, 倆口子變成老倆口, 差唔多四十歲了

個仔先三歲大

出街有時會俾人問: " 你個孫呀? 好趣緻喎! "

呢個時候, 佢地搵緊唔夠三萬蚊

但一年就要交成二萬幾蚊稅

佢地發現每年有十份一人工係用黎救濟d新移民

同埋養d綜緩阿伯返大陸叫雞包二奶

同個仔去報小學

隔離左右個個都係操不純正廣東話 但能操流利廣東粗口的新移民師奶

睇住佢地d細路係地下度玩吐痰撩鼻屎碌地沙

呢個時候, 倆口子開始唔想個仔入一間咁既學校, 同d咁既細路做同學

雖然自己一路交緊稅去維持九年免費教育

但佢地都放棄左呢個公民權利

於是決定報間私校

每個月又唔見左幾千蚊

點生活??



又過左十年, 老倆口五十歲, 層樓終於供完, 二人升左做middle managers

計埋有五萬蚊一個月

一年交八萬蚊稅

間屋裝修過一次

每個月都要整下d水喉窗台滲水咁

養左隻狗

買左架車

過去廿年

去過八次旅行

當中六次係返大陸

而家佢地個仔十三歲

倆口子開始安排送個仔出國讀書

計計下

每個月食宿連學費就冇左萬五蚊

但為左佢的將來無計,

唔係個仔第日大左

點生活??



五年後, 倆口子五十五歲

依然搵五萬蚊一個月, 無俾人開刀減薪算係好好

佢地個仔18歲

報到一間不太差又不太好的大學

每個月住宿駛費連學費無左二萬幾

個老婆晚晚要掛住個仔, 成日喊, 無心情同老公做愛

每個月二千蚊長途電話費

當中3/4, 係個仔用黎打電話俾佢香港d女朋友

老婆要求每年聖誕去美國探個仔一次

個仔每年暑假返黎一次

機票連外地駛費每年無左五萬蚊

你仲要發覺你個仔d mileage多過你

次次返香港都upgrade上business

你倆老就捱15個鐘economy class去探佢

呢個時候, 老倆口本應仲有十年就退休

倆口子發覺除左強積金之外佢地無任何儲蓄

銀行長期保持30000左右結餘 - - - 係僅僅夠佢地一個月生活的開支

而且佢地公司業務就麻麻

一個唔小心隨時連份工都無埋

點生活??



又過左十年, 老倆口退休了

佢地個仔剛剛master畢業

返左黎香港搵工

倆口子大喜

今日個仔同d中三畢業中五畢業中七畢業大學畢業的

一齊見緊份五-六千蚊的工

見工果時仲要俾人潤一句

你咁好學歷, 我地呢份工驚屈質左你喎

個仔越見越驚

開始後悔出國讀書

同後悔無工作經驗

結果呢份工請左個中三畢業既

呢份工, 係叫做management trainee

連工都搵唔到

點生活??

兩星期後, 老倆口開始考慮要唔要做番野

呢個時候個仔收到電話叫佢開工

原來之前果份工個個都唔做,

中三果個有六年工作經驗, 搵到第份萬二蚊既工

中五果個有四年工作經驗, 搵到第份一萬蚊既工

中七果個有兩年工作經驗, 搵到第份八千蚊既工

大學畢業果個返左去讀master

結果呢個外國返黎的碩士生就做左一份五-六千蚊既工

點生活??



最後

請回到本文頭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