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24, 2010

香港樓市有否泡沫?

去年,例牌「想攞威變派bite」的曾特首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說了一句「豪宅的升幅我地唔多理」,這句基本上合乎事實,卻完全沒有政治智慧含量的說話,輕易成為了傳媒的bite of year之一,亦為市民關注政府如何看待樓市作出序幕。

事實上,挾著超低民望,曾蔭權自然成了一眾買不起樓——或因錯失海嘯低位而不甘現時入市之人的箭靶,而一眾曾班子,更紛紛走出來抽水,建議這建議那,總之,曾蔭權就是有責任推低樓價。惑仁認識的人中,也有認為特膠政府會怯於民憤,而推出「八萬五 2.0」或至少「四萬二 beta」,令樓價下跌, 因此將物業沽售,企圖執平貨。

作為曾氏馬房一員,曾俊華當然有責任應對市場對樓市的期望,他在預算案中便推出加印花稅、增加供應、活化居屋等措施了,在事先「放汽球」之下,無樓人士自是拒絕收貨,這些措施,可是沒有一項可推低樓價的呀!

曾俊華說樓市「無泡沫」,大概又會招來市場口誅筆伐了,可撇除政治正確性,曾俊華的說話又可有根據?

據說,很多「八零後」投訴樓價太貴(事實上又豈獨八零後?惑仁身邊可是人人說樓價「好貴」的),惑仁搜尋了一下曾特首建議的偏遠地區,隨手找來一個交通尚算可以的屯門兆康苑單位,比較一下,看看以往可有「售價合理」的時候。

以八成半按揭,供25年計算(八零後無錢,首期當然細份點),計及按揭保險一次付清加借,同為L座中高層H室建築面積541呎單位:

1997年12月1日,樓價為163萬元,按息9.2厘,月供為12,089.21元
2000年1月1日,樓價為80萬元,按息5厘,月供為4,066.65元
2003年12月1日,樓價為49萬元,按息2.5厘,月供為1,911.47元
2010年2月24日,估價為117萬元,按息為2厘(P-Plan),月供5,073.16元;按息0.77厘,月供4,387.30元

據統計處的資料,全港入息中位數97年至08年共上升百分之9.4,撇開沙士的非常時期不說,現時的樓價僅較科網潮前高一成,是否超高,當然見仁見智,但供平過租卻是事實。人總要住,有資金衝量風險之後,買家自會作入市決定,需求上升從而推高樓價。

所謂泡沫,乃指某類商品投機成份過高,就似啤酒泡般氣不似氣、水不似水,明明見到卻不實在,在此角度而言,在低息環境之下,中小住宅確是沒甚泡沫。試想想,以金管局定下的四成半供樓負擔指引(九七年尚未有此指引)計算,97年閣下可要月入27000元,銀行才會向你批出屯門(當時未有西鐵)一個居屋單位的按揭,相對於此,現時只要閣下月入11200元,銀行便會批出一個鐵路上蓋物業的按揭,目前樓價又豈算瘋狂?

房產不同於股票黃金,住屋有其需要,而樓房當中包含居住價值及投資價值,若只著眼於投資價值,只懂抱怨政府沒有人為地壓下資產價值讓你上車,便大有機會難以享受其居住價值。購置樓房,可不能每每想著低入高出,老生常談,有需要,便應因應本身情況或買或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