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24, 2007

搵來搞

「官方品味及道德規劃機構」廣管局又鬧笑話*。事緣去年七月播出的一集《鏗鏘集》,因探討同性戀題材,甚至同性戀婚姻,而招致投訴,被指報導有欠平衡,只集中講述同性戀人士的觀點,因此不應被安排在黃金時段內播出。該節目又被廣管局發出「強烈勸喻」,港台對此表示遺憾。

港台一貫官方機構口吻,換著是獨立製作人,一番心血炮製、以求探討同性戀者所面對困難的節目被指控「教壞細路」,必定大為光火。

惑仁亦曾觀賞過該節目,客觀而言,該節目只是嘗試探討同性戀者所面對的困難及歧視(當然,你亦可說它站在同性戀者的立場說話),卻不覺有鼓吹同性戀——至少,小弟記得當天看畢節目,還是如常在弄晚餐給女友,絲毫沒有「搞基」的念頭。老實說,惑仁自小對同性戀便有點反感,印象中同性戀者總是「camp camp地」;兼而想起兩名男性赤著膊頭流著汗合上眼在低吟,著實是不寒而慄加噁心乘十。然而,隨著與同性戀者有愈來愈多的接觸——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再想深一層,再噁心,同性戀者可沒有干擾我的生活以至我的權益(異性戀者也可以很噁心的)。所謂自由,說穿了便是人與人之間互不干擾。

惑仁無意在醫學範疇討論同性戀的成因,只知道,自己年紀很小的時候便知道斷背是怎麼的一回事,本身卻毫無意慾試一下,十多歲開始,便只對異性有興趣。即使上網,也只會找日本AV來看,同志的可是not my cup of tea!惑仁壓根兒便不相信同性戀是可「教」出來的,更不相信同性戀者可通過教育或輔導「變返直」。同性戀可不是殺人狂、更不是性變態。

然而,有份向廣管局投訴的那位不知甚麼先生,竟打上電台說年青人看到該節目會有不良後果。亞叔,時代從不因人而變,要以本身的不變對抗時代的洪流,便要接受被時代遺棄的後果——這不是說,時代變了,閣下必須接受同性戀;而是說,資訊發達,網上資訊唾手可得,區區一架電視對少年人的影響力還可以跟阿媽的年代比?「道德重整員」是低估了互聯網,還是高估了電視?他們竟還以為,傳播是單向的呢!(都web 2.0啦…)

廣管局的觀點,是指報導有欠平衡,難道製作人必須找個反同性戀的人來個現身說法,說明其對同性戀有多麼反感?那下次港台如想探討少數族裔所面對的困難,便該找本人來說說印度人是多麼討厭了——是的,我相信人有歧視他人的自由,但歧視和反歧視皆絕不能去到法制層面,看平機會有多無能便知道了——說回正題,難道一個缺乏家長指引(PG)的少年人看了該段片,便會心思思:「哦,看來不錯,明天我也找老死明仔來搞搞好了。」又或是反過來,假如一個有為青年從小也在溫室中長大,從未在電視中接觸過同性戀資訊,又或是一位喜看明珠台的觀眾錯過了《鏗鐲集》,大家又估下他或她是不是全無可能是同性戀?

事實上,最荒謬的,是當十幾人向一個由幾丁友(官方資料:此幾丁友以馮華健先生為首,成員包括各界代表、教會學校校長等)把持的品味指導局投訴,此局便有權向一個發放予幾百萬人的節目製作者發出「強烈勤喻」,這不是限制公民自由是甚麼?香港,真想向玻佬學習嗎?說到底,這個用公帑的組織是「搵來搞」、反市場的。

前陣子便有一班無聊網民,集體投訴欣宜唱歌,廣管局卻處理不了。這不正正向世人宣示其存在的荒謬?網民們覺得看了心中不暢,你不處理,卻去處理那些「有可能」教壞細路的影片?難道大眾品味真可由一班自命社會精英的人來把持?

我們的「24小時特首」(看來自「七十一」始,特首便跟便利店沾上邊)總將「小政府、大市場」掛在咀邊,又以夏鼎基傳人自居,有本事便將「廢除廣管局,堅決反對一切形式對傳播的干預」列入政綱吧,到時候,我保證特首所到之處將有大批人(包括在下)大讚:「有種!」

*本港還有大量「道德領導」及「品味指導機構」,其成員慣以「教育家」、「俗世清流」、「資深傳媒工作者」、「宗教家」等自居,並以為世人必須以其道德認知為標準。此類機構一是不放過任何對傳媒發言的機會,又或是企圖進入法制,成為「官方品味及道德規劃機構」。與廣管局同,此類代表小眾的機構,喜代大眾甚至整個市場的品味發言。

星期六, 1月 20, 2007

大學生與公平社會


筆者既被委作一份刊物的「領導人」,總不能得過且過,即使未需真正面對市場,亦該了解一下圈內「對手」,以求知己知彼。說來慚愧,以往大半年,很多關於《大學線》(中大新傳系刊物,性質類似浸大《新報人》)的報導,惑仁亦只是在主流報章上看到;樹仁的《仁聞報》,多是編輯們傳來的;《珠海新聞》倒是近幾期開始在系內看到了。

學期伊始,終「的起心肝」,拿了一大堆友報、學生刊物回來閱讀,手頭上便有一份《大專學生基層關注組特刊》、《The Young Reporter》及《大學線》。略略看完了一遍,不知怎的有點感慨。未知是否一個傳統,大學生都很有「理想」和同情心,對現實世界都很不滿——當然,我可沒說這是壞事——只是,愚見認為,大學生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能力,不是婦人之仁。

說的是《基》的反新自由主義立場(其實此刊不如叫《反新自由主義的大學生特刊》好了),這不要緊,學生總該多思考,多有不同意見。但,要反他們口中的新自由主義,這班大專學生究竟知否何謂新自由主義?知否佛利民、郭伯偉、海耶克提出的「自由市場」、「選擇」、私有產權」的真義?又是否明瞭他們所讚頌的馬克斯,其思想在上世紀做成的禍害?別忘記,20世紀地球上曾有逾半面積奉行馬列主義或是計劃經濟,然而卻一一倒台,數以億計的「基層」為這些「真人主義實驗」付上了高昂代價,以至奉上寶貴生命。

「大專學生」們,別只顧提出數據,說新自由主義有甚麼不好了,來個簡單點的,想像一下,你們父母的物業、閣下抽的新股、你的iPod、手機、限量版T恤、球鞋…所有所有都是由官僚供給,銀行存款?sorry,那是甚麼?在沒有私有產權的國度,是只有國庫,沒有私產的。又想像一下,由於電訊管理局主席覺得nokia6131是最好的手機、nikon D70s為最好的單反、蘋果iPod是最佳的MP3 player;影視娛樂事務處指,TVB的劇集——尤其是高朋滿座——品味一流,娛樂性豐富、《大公報》報導中立,是最好的報章;民政事務處覺得,U2品味最佳最合年青人;特首辦又認為,錦鯉是最適合的寵物…總之,政府為閣下配給了各樣物品,不用費你一毛錢,但選擇?sorry,那是什麼?不是為你選了嗎?canon?都說政府要你用nikon咯!sony ericsson?咩來的?用nokia嘛!睇咩《爭霸》?無呀!

人總不會珍惜其所擁有的。幸好現在官僚之手尚未伸到此地步。

私有產權,自由選擇!

至於市場,不用多說了吧?不是說政府該「do nothing」,新自由主義提出的,是市場在很多時候都比官僚更有效率。不是嗎?由於政府限定了的士的價格,市場便出現了八折的士;由於政府獨攬教育系統,父母便送子女往國際學校或出國——這些都是選擇。(《基》的作者們其實亦覺得政府該投入資源往教育處,學?制的精髓便是如此,政府付出資源,卻不干涉學子的選擇權。)

工資,亦由市場決定。大學生的工資,一般都比小學生的工資高,因為大學生的知識水平,亦即市場價值,(一般都)比小學生高;同理,一個時薪40元的電話投注服務員,其所需的技能,總比一個清潔工人高吧?因此,要找一個清潔工,總比找一個電話投注服務員易,工資亦有所區別,這就是市場工資。

說著說著,又不覺說到理論層面了。又來個簡單點的,惑仁只想問一下,「大專學生」們,你們是不是真心希望,有一天,清潔工人的薪金與閣下的看齊?所謂「公平」,是不是即是說,世上再沒有富人窮人,即使閣下多努力,所得亦與懶人無異?

「獅子山精神」提出的,便是窮人該有一個階梯,可籍努力脫貧,而非窮人可籍官僚所訂立的法規和福利苟活。公平,不是共富,不是共貧,而是付出的努力(包括對知識追求的努力,而非勞力!)跟回報成正比。當聰明人所得跟蠢人一樣,社會還是否公平?(在鄧小平未掌權的中國,造核彈的跟賣茶葉蛋的工資便相若)

至於《大學線》,留待下次再說好了。

星期五, 1月 19, 2007

大師

著名寫實派導演馬田史高西斯翻拍本港賣座電影《無間道》,因涉及敏感題材,被拒於內地上映。事緣鬼佬版《無間道》提到,中國正打算購買高科技晶片以鏟平台灣。

看《蘋果日報》,大字標題「企硬唔剪」,便立時想起大師那帶點串的神情:「X!我餓死啦咩?!唔剪!」也立時想起,我們《無間道》的編導人員——尤其是那位以大師自居的劉偉強先生,竟將電影的結局改寫,以求打入內地市場。由於大陸版的結局是劉德華被補了,以致第三集的劇情根本「九唔搭八」。(劉大導還煞有介事地說一早已打算拍三部曲…既是如此,何用改結局?)

這就是真正的大師跟「扮大師」的分別了。不說藝術修行之差天共地,單就那一份對自己作品完整性的堅持,便決定了大師之名花落誰家了。

星期二, 1月 02, 2007

跟隨「矽谷伯樂」透視科網趨向


2007年伊始,循例都要定下什麼年度大計。去年股市狂升,07年不知是否該跟風追入,要令資金不被通賬侵蝕,實在令人費煞思量。都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會看得更遠,不妨參考一下眼光獨到的伯樂Sequoia Capital如何看視未來投資趨向。

去年10月,Google相中寬頻普及帶來的影片市場商機,一擲16.5億美元將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收歸旗下,成為2006年之矚目收購案之一。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約117億)購下網上付費網站PayPal,PayPal迄今已成為前者逾三分一的收入來源。

以上案例,除引證了互聯網內含的龐大商機之外,亦令紅杉創投基金(Sequoia Capital)漸為人所知,市場亦開始留意這個科網先知的下一個目標,以搶佔投資先機。在矽谷,紅杉的名字就如Google、Paypal、Yahoo!、Apple、Cisco、Oracle等科網巨擘在國際舞台上一樣響噹噹。其創辦人兼投資決策核心人物華倫泰(Don Valentine),就有「矽谷創投教父」之稱。

事實上,紅杉就是慧眼獨具,在上述公司只在概念階段時便成為其投資者,亦體現了其企業理念:「企業家背後的企業家」(entrepreneurs behind entrepreneurs)。科網神話的伯樂Google創辦時,紅杉正是少數肯押注其上的創投基金之一。當時紅杉投入了1200萬美元(約9,360萬港元),買下10%的Google股份,現時市值已超過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

紅杉決策人莫里茲(Michael Moritz),解釋了公司的投資哲學:「我們選擇的,都是一個在高速增長的市場裡,有著獨特判斷力的創業者。」正是這種眼光,令紅杉在美國總投資佔NASDAQ一成的市值。從蘋果、思科,一路到雅虎、Google,紅杉的投資都預視了科技的發展趨向;從其最近的動作,便彷彿可看到科網的勢頭走向。

Jajah:Skype的巨大威脅
剛從紅杉手上取得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的科網新貴、網路電話(VoIP)供應商Jajah,被市場稱為Skype最強勁的對手之一。成立年多的Jajah,之所以被紅杉相中,全因其更勝Skype的操作方式,以及其對傳統電訊與VoIP業者造成威脅的能力。雜誌《Business 2.0》選出了11種讓全世界生活得更美好的科技,Jajah便是其中一種。傳統的VoIP,用家必需透過網絡撥號,若受話者也是透過網絡接收便免費,若是固網或手機便要付費。

VoIP的最大缺點,便是撥打者必須擁有耳機及咪高峰,更必須使用電腦或VoIP phone等設備。除此之外,VoIP更沒有自己的電話號碼,因此手機及固網電話無法回撥予撥打者。

Jajah的革命性在於,融合了傳統電訊業及VoIP的優點,它並不需要額外的接收裝置,甚至毋需下載軟體。用家只要在其網站上輸入自己及對方的手提或固網電話號碼,Jajah便會將兩方的電話接通,令雙方可用普通話機通話。而Jajah現時主要從增值服務中收取服務費,從而獲利。

Tutor Vista:打破地域限制的補習服務
Tutor Vista是另一個紅杉看上的概念,它亦結合了科網與傳統的運作模式。2006年7月,紅杉投放了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於這家網上補習公司身上,亦表明了紅杉對互聯網抹平世界的能力投下信心一票。在美國以至其他英語系西方國家,補習相當普及,然而其收費卻絕不便宜,以上門補習為例,動輒便需要50美元(約390港元)一小時!對家長可說是沉重負擔。

除此之外,不論上門或小組補習皆限時定刻,假如學生在深夜遇上難題便顯得孤立無援。Tutor Vista看中印度擁有大量能操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且人工低廉,於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打破地域限制,結合全球龐大的廉價補習需求,推出每小時只收取19.99美元(約156港元)的服務,學生更能預約時間,以及自行設立個人化教程。用家亦可交付99.99美元(約780港元)的月費,隨時使用其服務。除英文、自然科學等學術科目外,Tutor Vista更提供SAT、IELTS等國際公開試的預備課程。

Sugar Publishing:Web2.0的明日之星
MySpace、Blogster等博客及網上社群的興起,正式宣佈Web 2.0時代正慢慢步入,眼光獨到的紅杉,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商機:去年10月,紅杉便投放了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資金到博客網Sugar Publishing身上。

總部設於三藩市的Sugar Publishing,旗下共有5個博客區,以不同題材分類。被視為MySpace勁敵的Sugar Publishing,以時尚青年人為目標市場,每月有逾2千萬的點擊率及3百萬名使用者。Sugar Publishing採用的,正是各大受歡迎博客的營運模式:用人氣建立新博客,再以利基不斷擴大版圖,充分利用了Web 2.0的互動特點。

科技令世界各地零距離
正如華倫泰所言,「電腦的趨勢其實一直都有跡可尋,因為軟體、硬體與服務總是相伴而來」,從數據處理工具到抹平世界的推土機,電腦在人類生活中愈見不可或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時差、距離對企業的影響已漸漸褪色,近乎免費的長途電話、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補習服務、百花齊放的網上社群,在在顯示了互聯網加速全球化的威力。紅杉最新的押注,或許可為投資者,扮演看清未來天下大勢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