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章任編輯的朋友來電,說邀惑仁出席一個討論最低工資的論壇,席間邀得勞福局長張建宗。朋友所屬的是向被外間視為「自由原教旨主義」的智庫組織(當然,惑仁可不如此認為),論壇上如何向張局長力陣最低工資之不是自是可以預見。可論壇辦的不是時候,由於工作關係,只好婉拒朋友的好意。
收線後,心中不禁納悶,為何到今日,朋友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地反對最低工資?事實上,朋友所屬集團的同系雜誌,在最低工資推行在即的時候,仍是不斷發表社論,反對此一剝奪低議價能力人士議價權利的政策。
忘記了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會考失敗的惑仁剛步入社會,唯一可說服老闆聘用惑仁而非選擇有經驗有能力的人之因素,大概就只有低得這班有能之事不接受的薪金了,這些工作,也許改善不了一個人的生活,卻實實在在地可豐富白紙一張般年青人的人生經驗。
大概一兩年前吧,惑仁投過幾篇反對最低工資的文章到朋友的報章;文章給刊登了,最低工資立法卻也同時通過了;最低工資對社會的影響,惑仁也漸漸不關心了——事實上,最低工資的爭議焦點,早已不在「能否改善就業環境」,而是「資本家與勞動階級的對立」了。
坦白說,最低工資那顯而易見的壞處,根本影響不了惑仁。既然連低學歷年青人、新移民、工會都大聲疾呼要最低工資,反對政策的人,不就是資本家的走狗、無產階級的敵人嗎?是的,惑仁抱的,早已是「佢要死唔比佢死咩」的心態了。立法嘛,管他呢!
朋友的來電,卻在在提醒惑仁,信念需要人去堅持。多人信奉的事情很多時與真理差十萬八千里。當人人都以為最低工資實施後,自己的工資會立時提升,生活將立時得到改善,我們卻實在需要一班人,去提醒:不,當中在僱主眼中不值最低工資的人將即時失業,低學歷年青人再也沒有機會。你可以不同意這班人,也可以盡情揶揄他們為「原教旨」,但在此之前,請聽聽他們的道理吧。
星期一, 7月 06, 2009
Get the job done!
一如以往,今年的七月一日,在三十三度的高溫下,數萬名市民頂著頭上艷陽,走上街頭,各自表達對特區政府的訴求。
的而且確,不論是警方的兩萬餘、學者的三萬多,又或是主辦單位的七萬幾人,今年遊行的人數與過去數年比較都不屬突出,較主辦單位以至坊間流傳的政府預期亦大相逕庭,可這又能否一如部份評論解讀般,是由於政府紓困措施奏效,令民怨不深所致?
不論左中右媒體的報道,都指今年的遊行最大共通點是訴求多元化,因此遊行人數少也許可被解讀為民怨不如03年深,但訴求之多、其範圍之廣,對特區政府而言卻早已是一個警號。
面對如今局面,如惑仁般在殖民地時代長大的香港人不禁要問:「特區管治團隊,不是以前公務員精英為骨幹嗎?為何竟至如斯田地?」事實上,正正由於特區政府高級官員由前公務員及親北京人士組成,其思維模式便順理成章承襲了兩者缺點。
是的,香港公務員確是以具效率及廉潔見稱,可英式管治的官僚作風,卻同時是香港公務員的「優良傳統」,「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早已成了坊間對公務員的戲謔。
對決策高層官員來說,這種「優良傳統」自是更上層樓。看看環境局在面對環保呼聲時,著力打壓膠袋羸取掌聲卻懶理不織布袋對環境影響;而面對空氣污染時,為顯示政府「做咗嘢」,推電動車(然而其實即使電力的生產過程亦會污染空氣)的同時卻隻字不提珠三角工廠如何毒害香港環境;又看看政府如何回應迪士尼樂園面對上海同宗的競爭?當然是自吹自擂政府如何捍衛納稅人利益啦!
再看看政府面對塌樹壓死人怎麼做?一如「做咗嘢架啦」的思維,當然是立時成立一個「樹木管理辦事處」,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防止同類事件發生了。而為免社會有批評的著力點,並顯示政府「有能力、有決心」,這小組自是由政務司司長來擔當了。
至於經濟環境差,就業市場人浮於事,以致民怨沖天嗎?特區的偉大問責官員自是「身先士卒」,減去那可有可無的百分之5薪金,以顯示政府在與民共渡時艱之上「有做嘢」了。
政府在「回應社會訴求」上,早已到了一個走火入魔的地步。從前公務員所做的,大概只會是最保守、最不可能犯錯的方案——以公務員的語言來說,就是「平衝各方利益」;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當「平衝各方利益」早已不能與時並進了,特區政府開始重視社會輿論,開始搞「新聞統籌」了,所有政策推行時的出發點,就成了能否令社會覺得「政府有做嘢」。
有此思維,意味政府根本毫無施政理念,所謂的以民為本,慘成了以輿論為本,箇中最重要的原因,乃因政府施政不得不迎合社會需要,然而其權力卻是由中央政府所得,絲毫毋須理會人民。退一步看,今年的七一遊行似乎有無限訴求,然而其中心主題——「普選」卻又豈無道理?是的,說普選不是靈丹妙藥的大有人在,可唯有權力來自人民,香港才有可能由一個權力穩握在手、毋須天天擔心輿論的政府管治。政府一日不在普選問題上「做嘢」,官員一日都要為七一前降溫而疲於奔命、一日都要在輿論面前提心吊膽地「做左嘢」。
的而且確,不論是警方的兩萬餘、學者的三萬多,又或是主辦單位的七萬幾人,今年遊行的人數與過去數年比較都不屬突出,較主辦單位以至坊間流傳的政府預期亦大相逕庭,可這又能否一如部份評論解讀般,是由於政府紓困措施奏效,令民怨不深所致?
不論左中右媒體的報道,都指今年的遊行最大共通點是訴求多元化,因此遊行人數少也許可被解讀為民怨不如03年深,但訴求之多、其範圍之廣,對特區政府而言卻早已是一個警號。
面對如今局面,如惑仁般在殖民地時代長大的香港人不禁要問:「特區管治團隊,不是以前公務員精英為骨幹嗎?為何竟至如斯田地?」事實上,正正由於特區政府高級官員由前公務員及親北京人士組成,其思維模式便順理成章承襲了兩者缺點。
是的,香港公務員確是以具效率及廉潔見稱,可英式管治的官僚作風,卻同時是香港公務員的「優良傳統」,「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早已成了坊間對公務員的戲謔。
對決策高層官員來說,這種「優良傳統」自是更上層樓。看看環境局在面對環保呼聲時,著力打壓膠袋羸取掌聲卻懶理不織布袋對環境影響;而面對空氣污染時,為顯示政府「做咗嘢」,推電動車(然而其實即使電力的生產過程亦會污染空氣)的同時卻隻字不提珠三角工廠如何毒害香港環境;又看看政府如何回應迪士尼樂園面對上海同宗的競爭?當然是自吹自擂政府如何捍衛納稅人利益啦!
再看看政府面對塌樹壓死人怎麼做?一如「做咗嘢架啦」的思維,當然是立時成立一個「樹木管理辦事處」,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防止同類事件發生了。而為免社會有批評的著力點,並顯示政府「有能力、有決心」,這小組自是由政務司司長來擔當了。
至於經濟環境差,就業市場人浮於事,以致民怨沖天嗎?特區的偉大問責官員自是「身先士卒」,減去那可有可無的百分之5薪金,以顯示政府在與民共渡時艱之上「有做嘢」了。
政府在「回應社會訴求」上,早已到了一個走火入魔的地步。從前公務員所做的,大概只會是最保守、最不可能犯錯的方案——以公務員的語言來說,就是「平衝各方利益」;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當「平衝各方利益」早已不能與時並進了,特區政府開始重視社會輿論,開始搞「新聞統籌」了,所有政策推行時的出發點,就成了能否令社會覺得「政府有做嘢」。
有此思維,意味政府根本毫無施政理念,所謂的以民為本,慘成了以輿論為本,箇中最重要的原因,乃因政府施政不得不迎合社會需要,然而其權力卻是由中央政府所得,絲毫毋須理會人民。退一步看,今年的七一遊行似乎有無限訴求,然而其中心主題——「普選」卻又豈無道理?是的,說普選不是靈丹妙藥的大有人在,可唯有權力來自人民,香港才有可能由一個權力穩握在手、毋須天天擔心輿論的政府管治。政府一日不在普選問題上「做嘢」,官員一日都要為七一前降溫而疲於奔命、一日都要在輿論面前提心吊膽地「做左嘢」。
星期三, 7月 01, 2009
悶行
雖然每天仍是照常上班、下班,吃飯、睡覺,看書、跑步,一切一切就是一如以往,「上不了力」的感覺卻始終揮之不去,當習慣了上班寫稿,手放在鍵盤上了,就是打不出長一點的句子,習慣性地回家也如回公司般開著電腦,對著螢幕發呆,想不到該去什麼網頁。放了工,再也不想看到畸寶,再也不想了解任何事的來龍去脈,是因為每件事的結論都明顯不過嗎?還是因為早已無力提起什麼?
是的,日子仍是要過;日子,仍是要過。
***
MJ死了,第一個反應,是奇怪怎麼FB上這麼多人說「R.I.P」了?MJ又與我們何干呢?不知道,也沒有心思去研究。忽然想起,中學時跟幾個要好朋友煲煙吹水,一天大家談起MJ,「又整容又搞細路,MJ怎麼仍那麼多fans?」「你不知道,他有一招表面上是向前行,實情卻是倒後行的絕技,好型!」
朋友即時示範,而由於那時沒有youtube,惑仁也沒有MJ的影帶,也就一直以為moonwalk只是「腳抽根地tun後行」,沒什麼大不了。
是的,日子仍是要過;日子,仍是要過。
***
MJ死了,第一個反應,是奇怪怎麼FB上這麼多人說「R.I.P」了?MJ又與我們何干呢?不知道,也沒有心思去研究。忽然想起,中學時跟幾個要好朋友煲煙吹水,一天大家談起MJ,「又整容又搞細路,MJ怎麼仍那麼多fans?」「你不知道,他有一招表面上是向前行,實情卻是倒後行的絕技,好型!」
朋友即時示範,而由於那時沒有youtube,惑仁也沒有MJ的影帶,也就一直以為moonwalk只是「腳抽根地tun後行」,沒什麼大不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