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期的《飲食男女》很值得一讀。
一向很喜歡讀人物專訪,由唸書時的教材、至順手拈來的八婆雜誌,一篇將人物寫得有血有肉的人物專訪,總是叫人愛不釋卷。
這期《飲食男女》最吸引人的,正正就是那幾篇「隱世廚神」人物專訪。
雖說是飲食雜誌,但美食在文章中,僅只擔當點題角色,一道法式海龍王湯、一味燕窩鳳翅,背後主事者,來頭自是不小,而當中成就,可非一朝一夕得來,一個個的故事,來自紮紮實實的功架,文中人物,在在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故事。
廚房佬、廚師,同一種職業,卻代表說出來的人,對廚房主事者的態度,而這主事人如何對待他的職業,亦決定了他的成就。文中人物,沒有一個是生來富貴,共通點都是生活迫人,沒選擇之下只好悶在小廚房,練就堅實底子:有不甘相信天下之大就只有廚房,步上廚房樓上的日語學校,從此帶領粵菜走入日本;亦有早於市區一手400呎單位仍售30萬元的年代,已賺得七位數字身家的私廚,因相信「家有千金不如一日一蚊」,永不言倦每朝親上菜市場;更有咬緊牙關許勝不許負一氣呵成考得國家一級大廚資格,卻為創作自由躲在池畔小館的廚子。
飲食行業就是這樣,不論科技如何進步、時代如何變更,管得你全球一體化、什麼fusion,任你更有天份,「積累」才是成功的必要元素,紮實的根底,來自經年累月的堅持,從來沒有捷徑。汆水的炒青菜、拉油的煎豬扒,從前廚子不屑做,今天也不應是王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