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率領群臣及多名為民請命的立會議員,一行數十人前往銅鑼灣「挽救經濟」。
大概因為政務司司司長「放下身段」,事事關心的大台,即時以頭故作報導——總好過羅若安或許方輝一本正經對著屏幕說:「藝人周慧敏宣佈,下嫁名作家之子倪震……」吧?
惑仁感到狐疑的是:「又呢招?」沙士時,幾乎所有經濟活動陷於停頓,政府號召市民多消費,以發揮財富效應,一個菠蘿包變呀變便變出一層貝沙灣;金融海嘯嘛,月花數百萬的「特區管治班子」自是毫不客氣,將過去的「成功經驗」照做一次了。
真的可行嗎?一生人大概沒坐過多少次巴士的唐英年帶頭食池記雲吞麵加2700買sony DC仔,市民便會照做如儀,香港經濟便會有夠?香港人對明天可能突然失去工作的擔憂,真的會因為唐唐捨座駕而坐的士而一掃而空?港人對前景的信心,會因為蘭姨加德成局長陪老細買買南貨而回復?
金融海嘯,在在令香港人減少消費。但那不就是可以減少浪費了?那不便更可善用地球資源?不正正符合環境局聲嘶力竭的呼籲?是的,沒人買菠蘿包了,連鎖關係下,的士司機可能便要失業,但那不便是我們過份擴展經濟、令市場錯配造成的惡果?
退一億萬步來說,加大政府開支,真的能挽救經濟?我們到底有沒有想過,事已至此,是百年一遇的意外?還是過度透支經濟成果的惡果?有因便有果,各地政府在做的,便正如以美沙銅戒毒一般荒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